淅川:多元产业铺就生态富民路

2019年09月06日11:1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河南省淅川县面积282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及核心水源区位于其境内。近年来,淅川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着眼短中长效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淅川特色的生态脱贫道路。

短线产业见效快

9月1日,在淅川县九重镇,放眼望去,农田的金银花一望无际,河南福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邓超向记者介绍,这一片有近万亩的金银花,不同等级的金银花可以分别用来泡茶、入药。基地吸收附近群众就业,青年劳力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目前,淅川县支持福森药业发展3.5万亩金银花等生态产业,带动1万户贫困户增收。全县中药材面积已突破5万余亩,除了金银花外,还有连翘、丹参、迷迭香等中药材,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户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此外,茶树菇是淅川助农增收的另一法宝。据了解,老城镇、厚坡镇2个乡镇茶树菇种植总量已突破200万袋,年产600余吨鲜菇,年烘烤18吨干菇,产品销往北京、西安、深圳等区域,年销售额600余万元。贫困户在茶树菇扶贫车间务工,领取报酬,平时还兼顾家庭。

中线产业稳基础

抓好短线产业,让贫困户有了现金流,手头活了,日子也逐渐滋润起来。淅川县同时谋划中线产业,巩固扶贫基础。

淅川经过多方考察发展杏李产业,在老城镇建设了万亩杏李基地。由淅川县中线水源杏李林果有限公司提供果苗和技术指导,农户种植养护,村委会负责调度联系,最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农户的水果。每亩超出3000元以上的部分,公司抽取10%的费用,村委会收取5%管理服务费用做为集体收入,农户得到85%。公司承诺亩均收入不到3000元部分,由公司给农户补足。

在淅川有很多例子,体现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合作理念。记者走访了位于九重镇的河南仁和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康源公司在淅川流转土地,建有大规模的软籽石榴基地。公司副总李锋介绍,前4年,农户获得每亩地每年800元租金收益,在果园务工每人每月收入1800元至2500元,农户与公司签订管护协议,每7亩果园为1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管护费用每年3000元。从第5年果树稳定挂果后,村委会、企业和农户分红,其中10%归村委会,作为服务管理费,主要用于产业保险、宣传、协调、服务等费用,40%归企业,50%归农户,农户打工不仅领工钱,还享受了红利。

目前,九重镇、香花镇、厚坡镇等平原丘陵区,建设有10万亩软籽石榴产业扶贫示范区,亩效益1.5万元左右。此外,淅川还建设有10万亩薄壳核桃和万亩湖桑产业扶贫示范区,全县累计经济林果种植面积30多万亩,林下套种面积达到50%左右。

长线产业谋未来

通过短线和中线的配合,淅川谋划了全域旅游的长远规划,以全域旅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围绕全县30多万亩生态林果产业,淅川积极实施旅游扶贫工程,以沿湖沿路和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村为重点,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出台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定农家乐宾馆奖励扶持办法,拓展植物园、采摘园、养殖园的旅游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经营脱贫。全县共建成10个旅游重点乡镇,36个旅游重点村,40个乡村旅游产业园,农家乐和特色民宿超过500家,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辐射带动全县500多户贫困户、2300多名贫困人口走上了乡村旅游脱贫富裕之路。

农旅、林旅、体旅在淅川深度融合发展。借助山水林田湖草和荒山荒坡治理项目,高标准打造扶贫产业万亩 “哈尼梯田”。实施生态造林工程,造林面积连续10年居河南省县级前列。探索旅游+体育+扶贫的模式,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丹江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中国丹江徒步越野挑战赛、 中国淅川·丹江湖国际越野赛等多项重大赛事,带动1000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

淅川县以丹江湖景区为龙头,升级南水北调渠首、丹江大观苑、坐禅谷、香严寺、八仙洞等景区景点,构建环丹江湖旅游圈,有500多户贫困户景区从事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年旅游业综合效益30多亿元,旅游产业已成为淅川脱贫攻坚后迈向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

淅川“短中长”三线产业年综合产值138亿元以上,培育了3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扶持成立了1152个农民合作社,有916个家庭农场,2/3以上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前,全县将摘掉贫困帽子。(生俊东 王鸿昌)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