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软籽石榴在世园会“红”了

2019年09月21日09:5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软籽石榴、杏李、黄金梨、茶树菇……近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广场,淅川县的扶贫成果展及特色产品展销活动上,20余种农特产品瓜果飘香,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驻足品尝,大家对淅川的软籽石榴更是赞不绝口。

“淅川的软籽石榴,‘喝’的是丹江口水库的天然纯净水,‘吃’的是原生态有机肥,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产品。”当天,在世园会国际馆广场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暨淅川县第一届石榴节新闻发布会上,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如是说。

石榴成为生态产业的主导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集山区、库区、边缘区、移民区和贫困区于一体,肩负着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两大任务。为服务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淅川累计淹没50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先后动迁移民36.7万人,淹没肥沃良田42万亩,关停380多家工矿企业,拆除水上养鱼网箱5万多箱、禁养区养殖场500多个,关停矿山120多个。

保水质,生态“绿线”必须保;促民富,环保“红线”不能碰。这种情况下,淅川的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限制。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成了淅川发展“菜单”上的优选项。近年来,淅川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产业作为结合点和突破口,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有机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了以软籽石榴为主导、杏李和薄壳核桃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水源区绿色崛起、转型跨越的新路子。

“把软籽石榴作为主导产业,既有天然的优越条件,又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卢捍卫介绍。近年来,淅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一县一业”的工作思路,把软籽石榴作为重点扶贫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来抓,整个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县软籽石榴总种植面积近5万亩,产果量预计达270万斤,千亩以上基地8个,500亩以下大户46个,通过地租、劳务、分红等方式,实现产业扶贫4300余户。

全方位扶持助力产业壮大

为发展石榴产业,淅川县高标准编制了生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关于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水果产业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土地流转、种植、技术、资金到加工、市场、品牌,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软籽石榴产业发展需求。成立淅川县软籽石榴产业协会,并逐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市场竞争合力,成功引入河南仁和康源、豫淅红、丹圣源、丹亚湖、南阳果然出色等60余家专业公司落户淅川。

他们还成立专门的产业办公室,建立林业信息、网络、专家服务平台,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县、乡、村、户”四级“技术明白人”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科技普及和技术培训,每年组织技术培训30次以上,培训人员近万人。

品牌效应带动特色农产品发展

淅川县依托渠首、丹江、水源地等招牌效应,出台政策激励“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创建,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淅有山川”,针对软籽石榴,又统一打造“淅川红石榴”这一地标性品牌。仁和康源公司注册了“渠首石榴庄园”商标,着力打造石榴主题文化广场、田园综合体和石榴文化长廊,形成“万亩榴海”,实现农旅融合;果然出色公司1080亩石榴被国家正式核发了有机石榴转换证书,获得“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此外,通过举办赏花节、农产品采摘、美食品鉴等具有淅川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提升淅川软籽石榴知名度,扩宽产品销路。借助京淅对口协作,与北京市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拓展合作领域,为淅川软籽石榴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和广阔市场。投资上亿元建设了总库容超过5万吨的保鲜库,河南省检察院协调援建的12座冷链仓储项目投入使用,从许昌市引进的10万吨级中鲜冷链活体保鲜库项目业已落地,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的储存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借助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现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9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让软籽石榴通过网络走出淅川、走向全国。淅川软籽石榴先后在第二届中国石榴博览会、首届中国泗洪软籽石榴高峰论坛上斩获4个金奖、1个银奖,丹圣源公司还荣获中国优质石榴基地称号。

除了软籽石榴,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保姆式”的服务也刺激了淅川杏李、黄金梨等生态产业的高品质发展,淅川的特色农产品丹江鱼、大闸蟹、小龙虾、白玉蜗牛等已进入城市餐桌。近年来,该县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1家,扶持农民合作社1152个,创建家庭农场916家,林果产业种植面积30多万亩,林下作物套种面积达到50%左右。全县贫困户80%以上的收入来自扶贫产业,1/3以上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生俊东 王鸿昌)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