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建安区民政局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10月31日10:3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2019年10月30日上午,建安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建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郑爱琴对建安区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做好敬老院改造提升和低保提标工作进行了通报,并由郑爱琴副局长、低保办和社救股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中央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一批的要求,针对建安区脱贫攻坚开展中无法通过其他政策实现脱贫的困难群众、老年人等群体,建安区充分发挥民政行业救助作用,拓宽兜底渠道,重点做好低保提标和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为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扎实开展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

2018年至今,建安区民政局按照《许昌市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三年攻坚计划》指示精神,紧紧抓住敬老院建设提升、规范管理这一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对建安区各乡镇原有敬老院,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升级改造为集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C类人员托老托养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五女店镇、陈曹乡、小召乡、榆林乡、灵井镇、椹涧乡、艾庄乡等7个乡镇已改造完成,共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筑面积共计13000多平方,建成床位700多张。其中,五女店镇、陈曹乡、小召乡、灵井镇、榆林乡5个乡镇已通过市敬老院建设提升领导小组验收。

张潘镇、蒋李集镇、河街乡、桂村乡、苏桥镇等乡镇正在加快建设当中,预计投资规模将达2200余万元,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建成后可再增加床位近580余张。

通过改造提升,供养水平、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得到了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我区敬老院落后面貌,较好解决了特困人员供养问题,进一步发挥出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全面完成低保提标及发放工作。

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线“两线合一”,是实现兜底脱贫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市关于低保提标工作要求,建安区民政局提早谋划,认真走访调研,全面摸排情况,结合实际将我区城镇低保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29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人均补助水平由原来的不低于170元提高到不低于210元。

提标工作完成后,建安区民政局及时按照提标后的标准进行了资金发放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城乡低保5878户,8549人;发放资金1548.1万余元,其中城市低保1213户,1568人,发放资金370万余元,农村低保4665户,6981人,发放资金1178.1万余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2279户,3664人,发放资金611.3万余元。

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建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郑爱琴表示,民政救助是最底线的民生保障,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和低保提标关系最困难和最特殊人群的脱贫成效,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建安区民政局一定会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兜底脱贫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印制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口袋书和政策清单宣传页下发至基层干部和群众手中;加强对基层干部进行政策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精准认定的能力水平,提高群众对民政政策知晓率。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对全区需要兜底救助的困难群众进行深入调研、摸排,重点做到“三查三看”。一查落实情况,看保障资金是否足额到位;二查漏保群众,看是否有困难群众未纳入低保;三查保障对象,看符合哪类救助政策,及时救助、精准施策。

三是提高保障水平。根据扶贫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提高低保标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敬老院硬件、软件条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困难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四是提高群众满意度。对群众反映问题认真核查,认真处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不符合条件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李海峰)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