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培:一个名誉校长的自我修养

2019年11月30日10:0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1月的校园,银杏金黄,菊花芬芳,水灵的萝卜在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清脆悦耳的读书声在不时在耳畔回荡。对于平桥区新集小学的过去和现在,59岁的名誉校长张立培最有发言权。

被“贬”到村里的张老师

2011年秋,张立培放着明港镇二中总务处副主任不做,自愿到新集村小支教。但他的同事认为张立培之所以去支教,是因为工作没好好搞,才贬他下去的,不然怎么偏偏是他呢。

为什么“偏偏”是张立培呢?“当时学校要派个人来新集小学支教,大家一听去新集,没一个人愿意来。”张立培说,你不去我不去,这跟上面和下面没法交代,既然同事们认为是因工作没搞好被贬的,那也没什么说的。

  新集小学少年宫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村里人很少,蒿草一人高。”谈及对新集村的初印象,张立培说,第一次走进新集小学,破旧不堪校舍,杂草丛生校园,全校只有三个年级,十几个孩子,六个老师,确实让人心凉,用“穷途末路”形容学校一点也不过。

“那时候同事们说我是‘贬’过来的,想想还真挺应当时的景。”张立培笑着说。

在初次支教58天里,张立培看见脏兮兮孩子们整天围着破花坛追跑打闹,看着老师挤在布满灰尘的办公室里吞云吐雾……同时,他也收获了空虚、不安和自卑。

一天,张立培在村里转悠,看到几个村民在榨油,他就走过去看,也许是忙着干活,村民对这个外来人,并没看一眼,在他转身没走多远时,风把这句话捎到他耳边:什么新来的老师,谁来都不中,干不几天就走了。

张立培说,听到村民对自己的“判决”,想拐回去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啥,心里堵了一口气。

后来,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被“贬”到村里的张老师为新集村埋下了新生的种子。

从“瞧不起”到“看得起”

同事的“标签”,村民的“判决”,学校的“穷途”……种种危境之下,张立培做了决定:留下来,干点事,争口气。

张立培2011年来校支教,通过走村入户进行调查和调研,掌握了留守子女就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先后拿出30多万元,按照寄宿制的框架,对校园进行规划和设计。借助自己的人脉优势,通过争资金、跑项目、拉赞助,对校舍进行全面的整治和改造。用一碗12块钱的热干面从上级争取了5万元资金的事让他很自豪。在他的努力下,信阳市第一所农村留守子女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如今,新集乡村教育得以复兴,乡村功能得恢复,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张立培在看护孩子们吃饭

“今天的午饭很好吃,有鸡蛋汤,有豆芽炒粉条……”边说边摸肚子的二年级学生车立财说。

为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食宿问题,学校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服务的方式聘请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公寓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通过陪吃、陪住、陪学和陪玩,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

“在这里,学生在饭后可以和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可以在图书室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在食育课上学习关于食物、食品的知识,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听到广播声”9月份新进教师彭荣荣说,学校给教师配置很齐全,像家一样温暖。

  学生们在阅读课外书籍

  欢乐的小伙伴

目前,新集小学全校职工30人,编制教师18人,拥有含学前教育在内的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6人,其中留守儿童占325人,周托寄宿生234人。

做乡村教育的“守望人”

当张立培走在校园里,“校长好”是他听得最多的三个字。

为了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校和学生身上,九年间,张立培有八个暑假都是在学校度过。爱人因胆囊摘除做手术,他也没回去陪在身边。他也因积劳成疾,心脏出了问题,先后三次与死神擦肩。九年发展,新集小学在张立培的带领下,迈出坚实的一步,两步……,如今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新样本。

  张立培与学生交流

“教育是一场有开始永远不会结束的马拉松,是一代接着一带的接力赛,我还要坚守初心,我要继续追梦,继续圆梦。”当不少人劝张立培停下歇歇时,他说,新集小学已成为生活和生命的重要部分,要争取发挥余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余生守望乡村,守望乡村教育。

新集小学校长邹晓慧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暑假,学校经费紧缺影响到了部分教师的生活,张校长不仅取出自己积攒的15000元的工资,还从家里筹集七万元帮学校救急,却不求任何回报。

为发挥更多余热,2016年10月,张立培和爱人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决定把遗体裸捐给医疗机构,供临床教学和研究,他夫妻二人是信阳首例裸捐志愿者。

“我所做的一切,至今都没有后悔过,只要我能够做到。”张立培说。(薛小磊 卢涛 叶琴 米洁)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