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四种“托养”模式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

2019年12月04日09:2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鄢陵县马栏镇碾韩村的赵士锋是其身患肢体二级残疾的姑母赵翠芳、姑父张根里的监护人。平时,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赵士锋为照顾好两位老人,忙里忙外,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今年5月,县里成立了托养中心。听到消息的赵士锋很快为两位老人办理了集中托养手续,他自己还在托养中心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业护理技能培训。7月11日,赵士锋已在怡康苑托养中心正式上班。

赵士锋所在的怡康苑托养中心只是鄢陵县对全县范围内建档立卡重度残疾贫困户开展集中托养的3个托养中心之一。

为有效提升兜底保障能力,鄢陵县切实强化“三个保障”,解决兜底保障“谁来兜”“怎么兜”“在哪儿兜”的基础问题,达到全县需要“兜”多少、就能“兜”多少的保障能力。

健全制度解决“谁来兜”

鄢陵县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的原则,建立全县特殊贫困群体保障兜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全县保障兜底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集中托养的人员,该县专门开辟了入住绿色通道,实现当日申请、当日申报、当日审批、当日入住。对因个人或家庭原因不愿意集中托养的人员,托养中心在收到申请的当日,办齐离院手续,转交监护人。

整合资源解决“怎么兜”

在工作中,鄢陵县从医疗、资金、保险等各领域入手,有效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兜底成效。

整合医疗托养资源。依托中心医院和镇卫生院,建立起3个托养中心,借助优质的医护人才、医疗设备、基础设施等医疗资源,为托养人员提供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托养服务。整合政策资金资源。统筹贫困群众特困供养金、低保金等政策性资金,县财政列支180万元专项资金运用到集中托养的特殊贫困群体项目上,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整合金融保险资源。2017年以来,鄢陵县财政投入271.16万元资金,为全县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四种模式解决“在哪儿兜”

在贫困户保障兜底工作中,鄢陵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精神智障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探索出集中供养、医疗托养、特殊疗养、居家养老四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的模式。

该县对10个镇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公建公营模式、公建民营模式两种,贫困户中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

建立3个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把贫困户中因重度残疾,形成的无产可扶、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人员实行医疗托养。

对贫困户生活不能自理但有亲属、近亲属照顾,不愿意到托养中心、敬老院等机构入住的特困人员,该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在确保相关政策“应享尽享”的前提下,明确生活质量标准,与亲属签订协议约定,实施居家养老保障兜底。

与该县两所精神病医院达成贫困精神病人托养协议,对看病难、管控难的重度精神障碍人员采取特殊疗养模式。

鄢陵县委书记尹二军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聚焦脱贫摘帽,强化兜底保障,彻底兜住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李海峰 郑法魁)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