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发起的“三走黄河”研学活动抵达温县

2019年12月10日09:0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2月4日,由焦作大学发起的“三走黄河”研学活动抵达温县。在温县,看剪纸、听怀梆、闻麦香、走仓头,“三走黄河”研学活动团队成员们收获丰厚、幸福满满。

温县,在焦作黄河文化中是独特的存在。在这里,洛水、济水两股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投入到黄河的怀抱;在这里,3000多年前的小麦已是贡品;在这里,四大怀药闻名于世;在这里,太极文化滋长发芽……

剪纸,是黄河文化中的特色文化,沿黄一带居民乐于将这种艺术形式融于生活。在温县武德镇徐堡村,记者看到,79岁的剪纸艺人王连荣和侄媳妇张双霞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剪纸。这天,王连荣剪了一只蝴蝶,张双霞剪了一个“福”字,爷俩其乐融融。

“三走黄河”研学活动团队来到温县三家庄村,83岁的老艺人原树武和戏友们十分高兴,开嗓唱了几段好戏。用浓浓的方言唱出来的怀梆,体现着黄河人粗犷中又带着细腻的人文情感。1947年,该县三家庄村成立了怀梆业余剧团,原树武是听着、唱着怀梆戏走过了大半辈子。如今,温县三家庄怀梆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家庄怀梆剧团已有了4任团长,成员发展40余人。

在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温县小麦博物馆,“三走黄河”研学活动成员感受到了农业大县温县的天然优势。一句“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道尽了温县种植小麦的悠久历史,以及温县小麦的优良品质。

位于温县招贤镇的仓头村,也给研学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9年,因为黄河小浪底工程,原址在洛阳新安县的仓头村搬迁至温县,今年整整20年。20年来,仓头村成了美丽乡村,仓头村2000多名村民因为黄河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温县文联秘书长、温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福瑧的带领下,“三走黄河”研学活动成员又来到了位于温泉镇的温县文化地标——苏苑。苏苑,又叫联珠台,曾是古温县城李城的重要区域。在温县,苏苑千百年来被当地百姓冠以更多的人文色彩,一说内有“哼哈二神”,一说苏妲己父兄为抵抗纣王由此发兵。但站在联珠台上,郑福瑧告诉“三走黄河”研学活动成员,联珠台其实是清风岭的一段。历史上,古温曾在温县西南的上苑村、安乐寨村设城,后迁至“李城”,也就是现在的温泉镇。而不论怎样变迁,我们都会发现,古温城一直都是建在清风岭上的一座城。

郑福瑧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从地方志上拍下来的地图。那时的温县清风岭热闹非凡,岭上不仅庙宇众多,而且还有演武场等重要建筑。

可以说,清风岭是古温文明的起源地。

清风岭在温县境内东起北平皋遗址,这里有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且是春秋晋国重要城邑邢邱城的城址。而清风岭西至招贤镇上苑村遗址,这里也有丰厚的仰韶文化遗存,是从夏至三国时期古温城的城址。记者初步统计了一下,目前温县的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多集中在清风岭沿线。

清风岭上“住”着一座古温城。如今,城里的人正在黄河的庇护下,演绎着新时代的奋进故事。(王辉 王玮萱)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