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乡土人才”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动能

2019年12月31日09: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鲁山县充分发挥乡土人才技能,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效果。

该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选派科技扶贫特派员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分包联系建档立卡贫困村,打出了破解贫困地区人才瓶颈的“组合拳”。

前几年,汇源街道大王庄村贫困户贾花抱着试试态度,种了5亩蓝莓。驻村科技特派员魏艳霞,经常带着技术人员,下乡给种植户传授育苗、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特别感谢魏老师传授技术,我去年5亩蓝莓卖了9万多块钱,俺靠种植蓝莓脱贫了”,贾花感激地说。

为造就一支不走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县委组织部统筹“土专家”“田秀才”培育,围绕农技服务、科技培训、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派出科技人才、组织技能培训、加大经费投入等途径,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地处浅山丘陵区的张店乡张窑村,艾草种植得天独厚。该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县科技特派员田广须包联该村,他走上地头,现场教授为种植户教授杂草防除技术和田间管理要领。该村贫困户秦青青听了田广须的讲解,当场表示试种两亩。

像魏艳霞、田广须这样的科技人才,在县农业科技服务团达60多位。县委组织部定期组织他们下到村讲党课,上地头传技术,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力”,提升科技扶贫“含金量”。梁洼镇连沟村林业种植大户武太顺就是其中受益者。去年按照农科专家传授防治病虫害方法,果子产量高、味道好,不出园子就销售一空。

两年过去了,秦青青种植的艾草怎样,收入如何。

“每亩效益超过3000元,比种庄稼强。”脱了贫的秦青青高兴地说。

辛集乡张庄村党员张平洋作为葡萄种植“田秀才”,熟练掌握了架改、套袋、膨果等新技术,带头试点沪太8号、夏黑、京亚104等优质品种,使该村及周边村葡萄亩产值从过去的50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1万元以上。

张良镇闫洼村党员杜飞飞经过培训,成为了本地出名的山东姜种植“土专家”。他流转土地180亩,种植生姜,最高亩产13000斤,亩均收入达2.5万多元,张丽凤,杜鹏飞等8家参股农户当年每家分红10多万元。同时,带动60多名留守老人和妇女实现了就地就业,每人每年增收8000元。

目前,鲁山县有一大批乡土人才穿梭在农村科技服务第一线,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蔡长伟 郭祥昭 师红军)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