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在疫情防控一线——追记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

2020年02月02日12:4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踉踉跄跄几步,艰难地扶住路旁小树,紧接着双膝跪地,岿然倒下,再也没有醒来……”1月27日,庚子年农历正月初三下午5时50分,新冠病毒疫情阴影笼罩下的山城淅川,冷清却不失祥和, 人们正享受着新春佳节阖家团聚的幸福,但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志却再享受不到这种天伦之乐了,5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俊志是累倒的。年前年后都没闲着,疫情防控、年末烟花爆竹市场整顿、冬春救灾物资发放、单位财务报账,哪样少得了他……” 淅川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生眼圈红红地说。

永远缺席的“团圆饭”

“疫情就是命令,我咋能安心在家过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杨俊志囫囵吞下最后一个饺子,把碗一推,准备往单位去。

“儿子刚从郑州回来,一家三口一年团聚不了两天,你这两天还说不舒服,咋都不歇歇,大初一还上班!”妻子王晓丽不满地唠叨道。

“咱淅川紧邻湖北,在湖北、武汉等疫区上学和务工返乡人员多,为了应对疫情,县里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应急上的事,多着呢!”杨俊志不愠不火,一边笑着向妻儿解释,一边走出了家门。

“县城几个入城口是重点,与湖北紧邻的乡镇是重点,武汉返乡人员是重点……”去单位的路上,杨俊志思考着。淅川县7个乡镇与湖北省相连,交界线达100余公里,跨省大小道路近百条,村挨村、户挨户,日常交流频繁;加之淅川在武汉务工、求学者多,淅川外迁至荆门、钟祥移民多,春节期间返乡人流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为了更好防控疫情,县里要求村村24小时设卡,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登记,作为负责全县卡点帐篷、棉被、棉大衣等应急物资发放的他,得第一时间把物资配送到位。想到这里,杨俊志的脚步更快了。

来到单位,他认真核对各乡镇上报材料,根据需要分配应急物资,逐个通知领取……晚上6点多,全县73个监测点的应急物资全部发放完毕。“儿子,爸爸明天好好陪你!”杨俊志揉着发酸的眼睛,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老杨,县里召开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会,关键时刻,咱得把会议精神领会好,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好,安排扎实。”1月26日一大早,接过局领导刘新生的电话,杨俊志默默把给儿子准备的菜塞回了冰箱。

这一去,又是整整一天。

1月27日早上6:00,晨光熹微,杨俊志办公室灯光明亮。

按照前一天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部署,杨俊志所在单位负责滔河乡8个村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要及早赶到办公室,把单位人员编排成8个小组,安排好车辆、路线、带队人员,并培训大家入村如何开展工作,注意哪些事项等。

“疫情不解除,人员不撤离。”上午8:00,杨俊志带着局工作人员向百里外的滔河乡出发。在他所分包的滔河乡陈家湾村,杨俊志查看村口卡点设置,了解武汉返乡人员隔离防控措施,调研村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情况,并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议再提要求……返回县城时,已是下午2:00整。回家吃了碗面,杨俊志再回单位汇总8个小组工作开展情况。

下午5:30,他略感胸闷,但仍坚持将工作汇报发给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并跟同事做好工作对接,准备去医院看看。5:50分,连续熬夜、过度劳累的他,诱发心脏猝死,倒在去医院的路途中,如歌生命戛然而止……

敬业奉献的“老黄牛”

“他是个严谨的人,办任何事都细致入微,尽善尽美!” “他关心同志、体恤下属,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他特别有责任心,是无私奉献的‘老黄牛’!”杨俊志的死讯传来,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是一片哀悼惋惜。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工作最繁杂的地方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杨俊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杨局长没有一点官架子,替咱老百姓着想。”年前办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时,杨俊志给荆紫关镇吴村鞭炮经销商老魏留下了深刻印象。鞭炮易燃易爆,春节前后,市场需求大,零售许可证审批要求比较严格。在1月17日全省还未实施全域禁燃禁放前,为了方便经销商办理,搭乘“放管服”改革契机,在杨俊志的推动下,县里启动了网上办理系统,只要材料齐全,上传到网上后,五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批复。

“知道网上办理方便,但我岁数大,不会上网,眼看年关临近,证办不下来,生意就一直耽误着。”老魏说,后来接到通知,县应急管理局专门开辟了线下窗口为他们集中办理。从村里到县城,已经下午3点多,看着前面的队伍排成了长龙,老魏心里“咯噔”一下,今天一定办不成了。后来得到告知,为了不让他们跑空腿,可以加班办理,接待他们的正是杨俊志。上传材料、审核、出证,杨俊志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办理着,一个又一个……办完最后一个证件,已经接近午夜12点钟。

走出行政审批大厅,杨俊志略显蹒跚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得老长,没有人知道他今天的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当时,恰逢淅川深度贫困县脱贫验收,县内互查、省检、市检、国务院第三方评估验收……杨俊志是大石桥乡石燕河村5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每天处理完迎检工作,他还要驱车近百里回到县城,连夜排查鞭炮生产企业和经销点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单位后勤、财务工作都由他分管,他硬是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了头绪……

“在工作中,杨局长是领导,但更像长辈,年底财务工作忙,杨局长不知道陪我加了多少次班,甚至固定资产核对这些小事都是他替我完成的。” 应急管理局会计刘青说。应急管理局是机构改革后新合并的单位,会计只有刘青一人,很多陈年旧账让人头疼,但刘青知道,遇事找杨局长准没错。杨俊志是有三十多年经验的老会计,财务经验丰富,再难的帐经过他梳理,都变得一目了然,单位账目经他核对最放心。

“杨局长最体恤下属,过年值班,排值班表最让人头疼,但杨局长总说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陪家人。而他儿子还没结婚,家里没啥累赘,别人都不愿值的班,都排给他了,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多替杨局长值两天班。”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周强哀痛地说。

最近三个月里,杨俊志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没按时下过一天班,每天睡觉时间甚至不足6个小时……

勇于担当的“硬汉子”

“没办法,这辈子,他就是这个操劳命!全扑在工作上了!”王晓丽幽怨言语里是止不住的哀伤。

上世纪90年代,王晓丽从医药公司下岗,为了安置下岗职工,单位在淅川县公疗医院对面,给她指了家药店,靠着这个药店,儿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正在王晓丽打算扩大门面时,杨俊志讪讪地跟她商量:“要不咱把药店关了吧!”再三询问原因,才知道,因为工作调动,杨俊志成了药监局执法队的分队长,为了避嫌,就打算拿自己媳妇儿“开刀”。经不住杨俊志软磨硬泡,王晓丽转了药店,成了一名真正的“下岗职工”。

2009年底,王晓丽腰椎劳损,需要住院做手术。在身体里面动刀子,任她平时再要强也有些担心。“要不抽个周末陪我把手术做了吧!”王晓丽小心翼翼地跟杨俊志商量。“那咋行,年关食品安全检查任务重,同志们都在忙着,我请假算哪回事?”当时在食药监局工作的杨俊志一口回绝了妻子的合理要求。5个多小时的手术,王晓丽一个人挺过来了。一个多月的住院时间,亲戚轮流照顾,才渡过了这个难关。

儿子杨栋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找他商量时,他总在“忙着”,还总是劝诫儿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办,要像个男子汉。慢慢地,杨栋也习惯了父亲的“缺席”。

三十多年来,对待家人,杨俊志总是“粗线条”;但对待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他总能坚守初心,敢作敢为,勇于担当。

“刚到药监局那会儿,他也是个门外汉,但老杨肯钻研,医疗法规、药剂知识他都学,他的口袋里随时装有药片制剂,有时,他甚至直接品尝药片,辨别真假。”提起杨俊志,他曾经的同事田亚伟敬佩地说,“药品市场有他监管,他打击假药六亲不认、毫不留情,假药根本不敢进入。”

“安全无小事”,是杨俊志到应急管理局工作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在街上转转,就能发现一些安全隐患。2018年底,一次下乡途中,路过一段临水路段,同行人正欣赏风景,只有杨俊志皱起眉头,嘀咕着“这里怎么没有护栏?”为消除安全隐患,勇于担当的他,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跑遍了淅川村村落落,排查出全县24条共计40多公里临水临崖村道需要安装护栏,多方争取下,1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批复。如今,这项村级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已接近尾声,只是为它日夜操劳的人却再也看不到了……(生俊东 康帆 杨振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