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志愿者 | 信阳市平桥区:将志愿的种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年03月07日09:1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惊蛰, 一个忙碌的时节,在乡村田野上,处处可见弓背弯腰、辛勤劳作的人们。大家戴着口罩培土、翻沟、施肥、育苗,村干部帮忙干农活的同时还时不时地在田间地头给村民们量体温,党员志愿者为贫困户送农用物资、防疫物资……今年春耕的景象,与往年有点不一样。

3月6日一早,平桥区邢集镇大廖庄村6名村干部、9名贫困户在新流转的17亩土地上,就栽种下了2020年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9年底,邢集镇大廖庄村决定将种桑养蚕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与河南桑茶园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大廖庄村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购买河南桑茶园实业有限公司的蚕苗、桑树苗和技术指导。收益后,河南桑茶园实业有限公司分红10%;剩下的90%收益,一半用于贫困户分红,一半用于村里公益事业。

大廖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勤说:“目前,村里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土地17亩,每亩可以栽桑苗1000颗,当年就能收益。等到了秋天,公司再提供蚕苗。等蚕化茧结丝,公司以市场价格收购。村里没有什么风险”。

“在用工方面,村里决定以贫困户为主。考虑到今年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我们也会酌情聘用”。说话间,李勤拿起锄头,带头干了起来。

“村里在家贫困户有11户11人,除2户劳动力以外,其余9人都来干活了”。张传清,今年60岁,因要照顾90岁高龄的母亲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好了,村集体经济搞起来,我们都很高兴。能自己干活挣钱了,村里给发工资,年底还给分红呢。”

66岁的廖传明是村里的低保贫困户。右手残疾的他,说:“用脚培土、踩实,感觉我也能中用干活了”。72岁的黄子生是村里的五保贫困户。“我身体还算硬朗,现在插苗,往后除草、浇水、打桑叶,我都能干得了”。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里,有人负责挖穴、有人负责插苗、有人负责扛夯土。贫困户3人一组,分工协作。村干部有的忙着放线,有的忙着修根,有的忙着指导栽种。如果不是他们都戴着口罩,真不知道此时,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

田野里一片热火朝天,远处有一队“红马甲”雄赳赳地走了过来。原来,退休的老支部书记、区级十佳道德模范李美雪得知村集体经济开工后,号召了10余名无职党员志愿者来义务帮忙。

李美雪说:“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要全力支持家乡事业的发展,让更多人看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希望!我们要帮助大家抓紧春耕时间,与疫情赛跑,把产业做好,巩固好去年的脱贫成果。”

志愿者倪乐喜已经是第4天义务到桑园里帮忙了。他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前,疫情还没过但是农时必须抢啊。为村里公益事业出力,我随叫随到。我是党员,应该的!”

连日来,村干部和乡亲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复工生产,党员志愿者还义务为农户配送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全力保障辖区农户生产物资供给。

大廖庄村的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耕景象,让我们坚信彻底战胜疫情的那天越来越近了。(薛小磊 米洁 马晓宇)

编辑:张龙  审核 :邓元兵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