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宪:致富不忘报桑梓 躬身为民富一方

2020年04月29日16:3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杨天增 李艳艳)“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只有带领大家致富,才是真致富,才能真小康。”4月28日,鲁山县瓦屋镇大潺寺村村支部书记雷根宪对记者表示。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瓦屋镇大潺寺村因村域掩映在荡泽河畔,承建与石头夹缝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古寺而得名。山水相映,绵延百里,这个西北重镇的一个小村落曾因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也是吃尽了苦头。40多岁的雷根宪就出生在这里。

“那个时候,生活都不富裕,父母的压力太大了,吃的用的,都很拮据,我们都是‘土里刨食儿’自己靠自己。衣服是大的穿了小的再穿。”谈及过往雷根宪满是心酸。家庭的负担、生活的压力,条件差带来难以生活的困苦曾让这个满腔抱负的男人,一度沮丧过,无奈过。雷根宪说,他时刻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定了决心后,2010年他态度决然,背着行囊外出吉林打工。

“咱是农村人,不怕吃苦。刚到吉林的时候不是很适应,好在有老乡的帮忙,逐渐才站住了脚步。”

创业的历史总是艰难的。雷根宪说,诚信是他起步的关键,只有敢于担当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山里人的厚道,他在生意上赢得了空间,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各项事业慢慢步入了正轨,这一干就是八年。

吃水不忘挖井人,家乡父老乡亲们生活依然艰难的场景让雷根宪始终挥之不去,这是一种思乡的情结,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2018年,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换届选举中,在全体党员和群众们的强烈推荐和拥护下,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开启了他带领一方百姓,带富一方乡邻的又一篇章。

从老总到支书的转换总需要时间的过度。吃、穿、住、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雷根宪需要考虑。发展产业,助力脱贫的事,他也得考虑。雷根宪经过调研,决定选上项目,让产业来做支撑,群众自己参与,只有都动起手来,致富绝对不是问题。

2018年他带头创立适宜山区环境建立黄花菜生产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在联系好市场销路的前提下,引导71户209名贫困人口种植黄花菜,与种植户签订回购协议。同时无偿为46户贫困户提供种苗46万株。通过黄花菜的种植,让贫困家庭有相对稳定的增收渠道,另外对种植黄花菜的贫困户给予每亩地200元未受益前的资金补助,解决种植户的思想顾虑和销售压力。在得知有13户贫困户没有买黄花菜种苗的本钱,他又拿出自己的3万元买来种苗送到他们家中,用行动来践行自己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诺言。目前全村已种植黄花菜500亩,年总产量可达150吨,年收益600万元左右。

2019年,根据大潺寺村的生态环境,他又选定发展香菇大棚种植。成立了鲁山县尧荣菌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食用菌种植、加工及销售,食用菌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等项目。

2020年借助“鲁山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政策,尧荣菌业有限公司与瓦屋镇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村里每户贫困户对应一座大棚,每座大棚需投资35000元投资款由公司协调相关部门和银行利用扶贫贷款作为该户的入股基金,待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公司除支付贫困户务工收入及偿还35000元股金外,另分给该贫困户固定收益不低于3500元。可带动50名贫困户有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尧荣公司下设的工作车间,直接带动了村镇近300人的务工,其中贫困户就有110人之多,每人月工资1800-5000元,极大地解决了贫困户的经济来源问题。大棚内每个菌袋成本5元,农户出资2.5元入股,用工人数原则上要求必须确保50%的贫困户,坚持实现产业带贫、脱贫致富的目的。

针对一些贫困户体质差、技能差、无事做、缺收入等实际情况,安排贫困家庭成员在公益岗位创收,让上岗贫困群众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就近就业增收脱贫。全村共安排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7个,月工资500元,其中护林员5名,卫生清洁员2名。

年规划、周计划、日实施,雷根宪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这一年的行程。

“他真中”

“他能干”

“这才是俺的恩人”

走访中,群众们你一言,我一语,被雷根宪“我远远做得还不够”做出了回答!

“目前,大潺寺已整村脱贫,群众们的生活都已经步入了正轨。今年,瓦屋正在打造香菇小镇,这将又是一个大好机遇,我有信心继续带领大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雷根宪面对未来信心满满!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