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以城市基层“全域党建”引领基层善治

2020年05月11日16:3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现在来公园跳舞再也不用带电瓶拎音响了,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了。这个‘红歌园’有音响、有话筒、有蓝牙和USB接口,设计太贴心了!”

近年来,针对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间“鸡犬相闻、疏于往来”、各领域党建工作“步调不一、参差不齐”等现象,新野县坚持系统思维、开放融合理念,推行城市基层“全域党建”,聚焦政治统领、组织统联、阵地统建、队伍统管、资源统用、治理统抓六个重点,建立起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等各领域党组织的“六统十八联”工作机制,以全域规划、全域整合、全域引领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不断扩大激活城市基层党建“朋友圈”,打造党建引领、八方聚力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构建“攻坚+互补”工作机制 破解“碎片化”难题

“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环境卫生志愿行动,助力三城联创。我们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和‘春晖’学校党员混合编为四个志愿服务小组分头开展,大家要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随着汉华街道湍口社区党委书记赵金平一声令下,60余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党员干部开始了4月份的党日活动。

“我们探索‘全域党建’,是在坚持党组织主导的前提下,打破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行业党组织之间的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党建体制有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转变。”新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玉鉴说。

建立交叉任职机制。统一将辖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聘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实现交叉任职,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共建互补协调机制。建立“大工委”“大党委”覆盖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增强主体意识和主导意识,自觉站前台、唱主角,主动出击、主动上门,为共建项目搭桥引线,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建立共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定期例会、“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通报、定期走访等制度,通过召开工作联席会、情况通报会、综合分析会等,定期专题研讨共建互补工作,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有效遏制城市基层党建组织、资源“碎片化”倾向,确保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

构建“互帮+共享”党建格局 破解“扁平化”难题

盘活区域内条块之间的党建资源,使之互联互动互通,避免区域内党建设施重复建设,提高党建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水平,实现区域共治,是新野县探索城市基层“全域党建”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强共享阵地。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20万元的标准,对全县14个社区阵地进行全面提升,优化功能配置,阵地对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开放,形成了阵地共享格局。强化共享意识。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中建立双向述职、双向评议、双向承诺、双向公示“四个双向”述评机制,确保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强化党建责任和共享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管理员、维稳信息员、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开展进楼宇、进商户、进小区、进驻区单位,帮化解难题、帮治安防范、帮协调联络、帮政策宣传“四进四帮”活动,延伸触觉,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

构建“主题+载体”服务平台 破解“单一化”难题

“我们借鉴‘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经验,秉承‘家门口’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红色驿站、党建广场(游园)、智慧党建三大服务平台,让城市基层治理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新野县委书记燕峰说。

打造红色驿站。注重在老旧小区、人口集聚区建设“红色驿站”,设置谈心说事室、志愿服务站、图书室、四点半学校、儿童之家、书画苑、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室,为居民打造社区10分钟生活照料服务圈、医疗保健服务圈和家庭维修服务圈。打造党建广场(公园、游园)。充分利用城市广场、白河湿地公园、游园、绿地等现有资源,优化设置党的历程、红色新野、中国精神、时代楷模、“漫”话新时代等党建主题元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目前,全县已建成党建主题广场、游园、长廊6个。打造智慧党建。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建成了集党务信息、社会事务、便民服务、网格管理、党员教育等为一体的智慧党建信息平台,依托移动手机客户端、社区便民服务热线和社区门户网站,畅通“一键、一号、一线、一网”服务渠道,推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工作模式,形成了“线上数据多跑腿、党员干部搞服务、社区群众少跑路”的信息化服务格局,实现党群同频“一条心”。(孙风雷)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