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军马河镇张花春:自己脱贫还带动他人“摘帽”

2020年07月06日13:5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我家光景好了,现在我最大的心愿:让聋哑弟弟一家人的日子也好起来,能尽快脱了贫!”脱贫户张花春说。

张花春,女,西峡县军马河镇孙门村人。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谁料丈夫患病撒手而去,一家5口人的生活,仅靠她一个女人苦苦地支撑着。上有老下有小,巨额债务缠身,丈夫临终哀求她,照顾好自己一双儿女、年迈的父母和聋哑弟弟一家三口人。

正当她绝望的时候,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了,张花春和聋哑弟弟毕中喜一家都被识别为贫困户,为苦难的两家带来了希望。来自西峡县军马河镇服务中心主任赵大军同志,是张花春和毕中喜家的帮扶责任人。他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把这不幸的两家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虽然命运给予她诸多磨难,但张花春始终坚韧、乐观,用爱撑起全家希望。她很快走出了人生低谷,生活有了喜色。

西峡县军马河镇在“志智双扶”中,综合运用农民学校励志讲演会、曲剧文化扶贫、脱贫报告会、评选十佳典范等活动载体,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正气、争先进,集聚立志脱贫的精气神,调动贫困群众勤劳脱贫、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花春很受鼓舞,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勤劳脱贫。赵大军同志及时鼓励她利用产业扶持资金种植袋料香菇,改变经济面貌。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张花春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光荣脱了贫。脱贫后的张花春人也更精神,不忘产业发展,还参加村里励志文艺舞蹈队,闲时跳跳舞,激励着身边更多的人跟进,走勤劳脱贫路。

“啥时候,我弟弟一家也脱贫就更好了!”成为张花春心中抹不去的心病。毕中喜夫妇都是聋哑人但干起活来有股蛮劲,张花春就学习哑语和他们沟通,激励他们挣小钱积大钱,来改变生活,慢慢提高他们劳动积极性。每年割龙须草、摘野生猕猴桃、挖中草药等,都不落下,扣除娃娃上学,一年净收入近万元。毕中喜夫妇用哑语相互打气鼓劲,干劲更足了,娃娃穿戴也不比一般人差。

张花春还从中牵线施工队、袋料香菇装袋队让毕中喜参加劳动增加收入。由于毕中喜无法和正常人沟通,务工队长总是把电话打给张花春,由她负责联系和交涉。张花春揽活、讲价、结算、存钱,成了弟弟一家的义务“经纪人”,忙前忙后,仔细打理每一分钱,分分入账,良心才安。农村的施工队干活没准儿,时早时晚,起早贪黑是经常事,她从不嫌烦。有时起得特别早,工头都会头天晚上通知,张花春就想出一整套特殊的妙招:用绳子拴在毕中喜的枕头上,另一头留在窗户外头,用来叫哑巴弟弟。到了上工时,张花春先用手电灯对着屋内照一照,如果毕中喜醒着就会开灯起床,若不开灯就说明他还睡着,就拽拴着枕头的绳子,晃几下直到他醒来。在张花春的提醒和帮助下,毕中喜一年下来仅打零工也收入近万元。

2020年6月8日,帮扶人赵大军再次入户核算收入时,大吃一惊,竟高达1.856万元!看着这串来之不易的数字,张花春开心地笑了,说:“哑巴弟真不赖,侄子上学有依靠,脱贫也有希望了!”

张花春,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岁月磨光了她最美好的年华,却用坚强与执着撑起了家人的一片晴空,更用至善爱亲的行动,托起了两家人的脱贫梦想,被奉为该村扶贫路上的“花木兰”,成就一份人间至善真情。(郭喜焕 王晓廷)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