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07月27日14:4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董伦峰 通讯员 司利强 叶中琳)忽诉忽歌忽喜悲,脖扬腮鼓满天吹。谁家唢呐八音率,杞县唢呐天下奇。7月25日上午,在河南杞县人民文化广场,唢呐声声、气宇轩昂、高亢激昂,清脆悦耳,给人以震撼,时而如裂石流云,时而似喉清韵雅。悲伤时,苍凉哀怨,萦绕低回,如泣如诉;欢快时,悠扬悦耳,亢奋激越,气势磅礴,把勃勃的生命激情向四方张扬;柔和时,一马平川,如沐春风,恰似微风轻轻拂过汪洋大海。真乃是“此曲应是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原来,这是杞县11家唢呐班代表汇聚一堂,借助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的“欢乐周末”活动,以唢呐汇演方式来庆祝杞县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日前,杞县(唢呐演奏)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2019—2021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中,经过严格的自愿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了“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全省共有20个县(市、区)、乡镇荣获命名,杞县榜上有名。

据文献记载,唢呐最初流传于古代波斯(即伊明)、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金元时期唢呐自波斯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并迅速向广大中原地区传播,明代唢呐曾用于军中,据说明代将领戚继光曾把唢呐作为军乐,每逢作战,排唢呐阵于军前吹打以壮军威。由于唢呐吹奏技巧不太复杂,吹奏的乐曲大多节奏明快,易与大众产生强烈的乐感共鸣,故而在民间广泛传播,用于婚、丧、嫁、娶及节庆等。

“杞县的唢呐演奏历史悠久,艺术人才杰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唢呐演员坚持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一直保持着原始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杞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博介绍,杞县有韩氏唢呐、史氏唢呐等为代表的表演队,不仅“气足音满”“指法出奇”,而且又各有各的传承,各有各的绝技。他们适应新时代演奏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演奏窍门和演奏方式,将单一的唢呐演奏立异为唢呐领奏,架子鼓、电子琴配奏,演奏作用更为丰厚多彩。传统的笙管演奏方式单一,他们又融入到歌舞小品、戏剧扮演、二人转等各种综艺节目方式,深受观众喜欢。

杞县现有民间唢呐队182个,有唢呐、舞狮、盘鼓、剪纸、腰鼓、高跷旱船等艺术队伍118个,多种文艺形式活跃在全县农村,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近几年,杞县依托本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本,积极安排开展大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如双节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清明文化节,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116场;文化扶贫活动82场;民间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52场。杞县常住人口130万,开展活动范围占行政区划比100%,唢呐从业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比例0.18%。

杞县文化馆馆长杨凤成说,杞县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哨、气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木制圆锥体杆上开的8个音孔,前七后一,错落排列着,杆子上装的铜质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就是这样朴实,甚至有些简陋的结构,却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鸟的鸣叫等等奇妙的声音。把唢呐的几个部分拆开吹奏,能分别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苍老低沉,花旦的俏皮灵动,武夫的粗鲁莽撞……这样一个小乐器,竟能演奏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今年78岁的唢呐艺人韩世中,1981年曾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3月被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为学员讲课;曾多次代表省市到北京参加唢呐汇演。韩氏唢呐代表性传承人韩铁斌,以精湛的演奏技法获得“唢呐王”称号;在2017年全国第二届唢呐展演中一曲《哭姑姑》获得大赛二等奖;韩氏唢呐曾受邀到新加坡演出;获得国家省市县奖达100多项。韩氏唢呐2011年、史氏唢呐2015年均成功申报了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长期以来,杞县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展,加大了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启动并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对特色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亮表示,杞县将以此次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杞县文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文化振兴,积极打造杞县文化名片,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杞县文化繁荣兴盛,打造“文化大县”,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