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三不要”书记杜振远 :扶贫续军魂 圆了“乡愁”梦

2020年07月29日15:1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董伦峰 通讯员 司利强 叶中琳 李文森)“我曾是一名军人,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当支部书记一不要工资,二不要股份,三是等群众富了我退出支部书记岗位时,我在村里投资的全部资产不要,全部捐给我的父老乡亲。”7月28日,记者见到杞县柿园乡“乡贤”、万寨村党支部书记村振远时,他说道。

“我之所以放弃郑州六个公司返乡创业,是我看到生我养我的万寨村5000多名父老乡亲还不富裕,还有部分乡亲处在贫困线上。”谈话间,一段催人奋进、热情豪迈的手机铃声“军号”响起,军魂,早已植根于他的骨子里!“你是谁,为了谁,为了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这是杜振远平时工作中最爱哼唱的歌曲。在杜振远看来,军魂,是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随时准备奉献自己,永远冲锋在前的精神,是脱下军装,依然为祖国和人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那份劲头。“精准扶贫让我的人生更精彩”,这就是杜振远返乡后在扶贫日志扉页上给自己写下的返乡创业扶贫座右铭。

“曾经年少离家门,如今回归报家恩。作为军人,在离开家乡的30多年时间里,杜振远总在梦中回到家乡,时刻怀念家乡的土,家乡的田,家乡的蒸馍甜米饭。”柿园乡党委书记田宏新说:“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时候杜振远面对种种疑问郑重向村民承诺‘三不要’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并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杜振远时刻想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想着为村民做点事情,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带领贫困户精准扶贫,以回报家乡养育之恩。”

1986年11月杜振远应征入伍;1991年在“原济南军区军事技能大比武”中获第二名,年底破格提干;1995年杜振远营职干部转业,分配到了郑州市粮食局工作。不甘平庸的他1997年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单位辞职下海经商,先后创办了河南宏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云宸置业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公司,年营业额2.7亿元。

郑州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杜振远却始终牵挂着全村的父老乡亲,2018年在柿园乡政府组织的乡贤座谈交流会上,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念。有人问他,你在郑州有房、有车、有公司,有挣不完的钱,享不完的福,回农村干啥?不图啥,为了圆我的“乡愁”梦。尽管面对着妻儿的反对,公司员工的不理解,杜振远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家庭关、事业关和家族关等种种困难,放弃郑州优越的生活和正在上升期的事业,毅然回乡创办万寨村果蔬产业园。

为打造规模化的果蔬产业园,杜振远筹措资金155万元,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万元,流转土地200余亩,建设了26个日光温室大棚。为让产业惠及所有贫困群众,他提出在产业带贫模式上加以创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务工就业、入股分红、提供政府帮扶岗位等带贫模式,让全村贫困户参与其中。产业园与15户1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长期务工协议,每天人均工资60—70元,月收益在1800元左右;累计与6个村100户276人次签订分红协议,每户分红1000—2800元不等,2019和2020年春节前夕,为贫困群众累计发放分红款18.1万元。

为充分挖掘乡贤人才,杜振远主动担任起柿园乡乡贤工作理事会会长一职,2020年杜振远多方奔走,积极发动在外乡贤,为万寨村果蔬产业园自筹社会资金1000万元,并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计划在未来3年内流转土地2000亩,预建蜜瓜大棚2000座,蜜瓜年产量将达2000万斤,产值5000万元,增加贫困劳动力1000人,对全乡125户268人进行分红、务工就业全覆盖。

杞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家波说:“党建为魂,乡贤为范,用乡愁联结乡贤,内培乡贤参与基层工作,外引乡贤返乡创业,坚持‘党建+乡贤’行动路径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乡贤心目中永远的牵挂,同时也是党建引领乡贤的必然纽带。激励他们崇德向善,乐善好施,奋发有为,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