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77岁高龄结肠癌患者

2020年07月31日13: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王辉 通讯员 李磊)7月30日,记者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普外一区近日收治了一位77岁高龄男性患者,该患者因“腹痛、腹胀1月,停止排气、排便10天”由外院转入该院治疗。经过复杂的手术过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患者入院时情况

据了解,患者1个月前因“前列腺增生症”在外院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10天前停止排气、排便,腹胀较重,行腹部CT提示结肠脾区移行段局部肠腔狭窄,肠壁增厚,考虑结肠癌并肠梗阻。给予各种治效果不佳,外院医生建议患者转到他院的外科行手术治疗。外科医生会诊看过患者CT片后,对患者家属谈到可能需要进行肠造瘘。

由于患者不愿意接受造瘘,家属也不甘心让老人承受这样的痛苦,最终,他们慕名找到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区的王银中主任。王银中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病情得知,患者是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梗阻时间较长,禁食水时间较长,营养匮乏,体质较差,因不能行肠道准备,手术常规一般是行肿瘤Ⅰ期切除、结肠造瘘术。但刚一谈到肠造瘘,家属就坦言患者拒绝造瘘。王银中考虑到患者的要求及期盼,根据该院在肿瘤治疗方面长期积累的多学科诊疗(mdt)经验,为患者病情治疗初步制定了三种方案,并充分告知家属治疗方案选择的利弊。患者家属在看到王银中主任尽心竭力地为老人制定多种治疗方案后甚为感动,因此一家人商议后决定转院到该院普外一区,接受进一步诊治。

  王银中教学查房

入住该院普外一区后,王银中立即召集全科医生进行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并联合介入科、内镜室、麻醉科、营养科等开展多学科会诊,为该患者量身定做诊疗计划。最终决定先行肠镜取活检明确诊断,之后介入科行DSA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先打通结肠癌梗阻的肠道,行肠道准备,然后行结肠癌根治术。打通肠道,就可以缓解肠梗阻,排气、排便通畅,可以口服泻药行肠道准备,减轻肠壁水肿,有利于手术中吻合肠管,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避免因肠造瘘给患者带来痛苦。

  科室行疑难病例讨论

  王银中手术团队正在实施手术

王银中在与患者家属谈病情时以人为本,言辞恳切,与患者家属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后,家属也充分尊重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经过复杂的手术过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造瘘的顾虑完全消除,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介绍,王银中使用的MDT治疗模式称为消化道肿瘤MDT,即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涉及内科、外科、内镜和病理学、影像学、放疗化疗科等多学科领域。由一个专业的医生来主导治疗,很可能存在缺陷。为了让病人少跑路,少花钱,能接受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治疗,MDT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就是“集中各个学科的专家的专业知识与智慧,共同为每个肿瘤病人量体裁衣,打造他的私人定制诊疗”。这种模式最大程度避免了误诊误治、过度医疗或治疗不足。

据悉,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区自2015年以来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精准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等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规模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腹腔镜优势术种,大力推广ERA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宣教、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术中减少胃管、腹腔引流管留置、术后早期进碳水化合物避免口渴、早期拔管、早下床活动等措施)及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消化道肿瘤MDT),使广大肿瘤病人明显减轻了手术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患者收获了“舒适化”医疗体验和治愈的希望。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