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为何选择武陟?答案来了!

2020年09月09日13: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王辉)9月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暨第九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武陟举行。

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为何选择在武陟召开?因为武陟是“中国黄河文化之乡”。2013年5月15日,经中国民协评定,全国第一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花落武陟,此举燃起了74万武陟人民的文化自信,将武陟积淀数千年的黄河文化点亮。

当日,省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都讲了啥?在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就如何保护和弘扬黄河流域文化,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而在9月7日,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武陟县城市规划馆、嘉应观水情教育基地、人民胜利渠渠首等处,并观看了黄河文化专题表演。

“此次论坛,既有社会界的专家学者,也有自然界的专家学者,是一次很好的‘跨界融合’,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主动地把各个界别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增强保护好治理好黄河的历史责任感,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沿黄省(区)社科界合作,着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新型智库作用,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河流有生命分阴阳,阳性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较快,形成单一河道,不稳定常改道,黄河是一条阳性河流。”清华大学教授、世界泥沙研究学会主席王兆印认为,河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刺激反应及随环境演化的生命体特征,必须把河流看成能够博弈的生命体对待,所以治理黄河应该顺其特性驯化黄河。

“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院科技委阮本清认为,在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上,应该结合生态服务、生态消费特点,进一步探索构建基于市场调节、资源共享机制的制度优势和标准,建立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推进流域高质量保护和发展。

“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当前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寰认为,两河流域携手开发,共同保护,需要找准战略定位,量水而行,通过区域差异化的分治,提出有特色的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两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分享了中原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原学与黄河学的学科建构的思考。“中原文化包括齐鲁文化、关中文化、陕晋文化等,如何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科化是一个必经之路。我们要建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把黄河学、中原学纳入学科体系当中,纳入人才培育体系当中,我们优秀的文化才能得到传承。”苗长虹说。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黄河流域从‘边缘化’到‘再崛起’,蕴含着深刻的中国逻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开启中国大江大河的‘大治’时代,谱写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篇章。”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说,“可以说,黄河流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讲好黄河文明起源、黄河精神、黄河人物等故事,讲出故事背后的学理、道理和哲理,河南学者责无旁贷!”

“目前,治黄文化、太极文化、农耕文化、怀药文化、怀商文化等,都是焦作黄河文化的宝贵资源,焦作已分别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班子,编制总体规划。”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松奇说,“下一步,焦作将总结好黄河精神,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历史、地域、民风民俗都浸润着黄河的影子。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说:“我们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先,以黄河为重,以高质量发展为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根和魂,协同推进大治理,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武陟担当,作出武陟贡献。”

据悉,自去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武陟县也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把融入血脉的黄河文化变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掀开了这一方水土波澜壮阔的新一页。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