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云阳镇:家贫志要坚 寒门也能出贵子

2020年09月09日17:0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百折千回,峰回路转,一条林荫小路尽头,一家四口正在院子里忙着收花生,院子里堆满了花生,平房上晾晒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灿灿。这间不足60平米的平房屋里,简陋的客厅被打理得干净整洁,墙上满满的奖状将整个客厅装饰的“金碧辉煌”。这就是今年刚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贫困学生武佳的家。

眼前的一幕,验证了那句话“自古寒门出贵子”。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总会激发人们无穷的动力和创造力,让她们想努力改变生存现状、摆脱生活困境。武佳这个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寒门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作了无声的证明和生动的诠释。

武佳,今年18岁,家住南召县云阳镇陈沟村武家庄组,是南召县一中高三的应届毕业生,武佳一家5口,父母、弟弟,还有76岁年老多病的爷爷。全家经济收入主要靠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照顾武佳姐弟和爷爷,还种着几亩地贴补家用,弟弟上小学五年级,成绩和武佳一样优异,但姐弟俩的学费生活费,再加上武佳爷爷的住院费、药费,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云阳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识别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应纳尽纳。2016年,武佳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之后,姐弟俩上学不仅学费全免,而且每学期还发有助学金,武佳爷爷住院吃药的费用也得到了90%以上的报销,一家人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终于在今年,全家迎来了新的希望,武佳今年高考取得了630分的好成绩,班级第一,年级第二,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父母的建议,最终报考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并被录取。

“非常激动,因为这个成绩跟我的预期相差有点大,之前我都不敢想会考这么好的成绩,虽然第一志愿的复旦大学没有录取,但是能上这个学校也真的是很幸运,很满足了。”谈起自己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的那一刻,武佳还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我非常高兴,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好才能让我的女儿继续有书读,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母亲尚广运激动不已,笑容堆满了黝黑的脸庞。“要相信老师,听从老师的建议;也要体谅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遇事好好说,让他们自己做判断。”在问及培养孩子成才的秘诀时,武佳母亲尚兴运总结道。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武佳心有感触地说“是父亲、母亲从小就给我树立一个要读好书,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一路走来,所有关心我的亲人,都跟我说要好好读书,我也铭记于心,虽然我们家庭条件不好,但正是如此才让我意识到,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四年一定要把书读好,以后我想成为一名老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然后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姐姐的成功,让在读五年级的弟弟瞄准了目标,找准了努力的方向。“在我的心目中,我姐就是个积极向上、刻苦努力学习的人,生活中照顾我、学习上帮助我,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向姐姐学习,成为和她一样优秀的人。”说起姐姐,武瑞祥一脸仰慕。

懂事稳重的武佳不仅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面更是个乖孩子,学习上不用父母操心,生活上也是母亲的好帮手,她非常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每每放假回家都会带上弟弟协助母亲干农活,将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母亲尚兴运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国家的各项政策,无息贷款、奖学金、爱心人士资助等多方支持,对于之后武佳的求学路也没有那么担心。

近年来,云阳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每年都会举办“金秋助学”、“志智双扶”等助学活动,来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就学。以多种举措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通过教育等扶贫政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使贫困人口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家庭出身条件的好坏,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拼搏、奋斗、刚强,通过学习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贫困学子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全力为他们提供物质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展翅高飞。”云阳镇镇长郝振延说道。(褚清平)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