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王辉 通讯员 李栋彬)“您好,当前项目建设情况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
“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或者在检查时,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问题?”
“这是《致全区广大企业家、商户的一封信》,请您收好,如果有相关诉求或者发现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您可以向我们反映……”
这是近日新乡市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宣传时的情景。
据了解,为有效发现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突出“三点”优化营商环境,压紧压实各部门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着力解决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影响营商环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等问题。
找准切入点,畅通问题反映渠道。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向全区内企业、项目施工现场发出《致全区广大企业家、商户的一封信》,设立监督热线,全面查摆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作风建设等突出问题,动态梳理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重点加强对涉及扶贫领域、安全生产、脱贫攻坚信访件、问题线索的集中研判。
抓住着重点,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查看企业发展现状、企业环境、企业生产状况。该区纪检监察工委通过与企业职工交流,了解在政务服务中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制定《经开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负面清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商务行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此外,对发现和受理的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专项办理,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目前,已收集意见和建议共30余条。
深化关键点,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座谈访谈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工作、部门在行政审批、策落实、政商关系交往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保证每季度不少于1次。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被监督单位人员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据悉,连日来,新乡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紧密结合新乡市纪委千人大下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百日攻坚”等工作,聚焦“六稳”“六保”中心任务,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和服务保障作用,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商生态,护航该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