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毛堂乡:因地制宜 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2020年09月14日13:3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国家扶贫是外力,脱贫关键靠自己”“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淅川县毛堂乡坚持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主导,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务工增收;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激发动力 多渠道助力稳定脱贫

“我家今年养了两头牛,明年打算再多养几头,以往俺是靠政府帮扶,今年咱要靠自己致富。现在政策好,按照每头牛补贴3000元,我家就能补6000元,政府又给发产业奖6000元,日子越过越甜。”包春雷开心地说。淅川县毛堂乡洞河村村民包春雷,5年前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做手术花了五六万元,不能干重活,当时女儿还在上大学、儿子读小学,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据了解,包春雷夫妻两人每月在扶贫车间上班能挣2000元,妻子朱玉玲在公益性岗位做保洁员,每月750元;村里还为包春雷办理了慢性病卡,药费每月能报销200元;大女儿上大学每年补4000元,读小学的儿子享受“两免一补”,今年享受希望工程捐助1200元;再加上养牛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一年下来,就有近6万元的收入。

“短期内,要让贫困户收入提高,既要短中求快,更要‘短中求质’。”淅川县毛堂乡副乡长王浩介绍,为帮助贫困户通过特色种、养产业项目脱贫致富,毛堂乡聘请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对养殖农户进行技能培训,今年已组织7次共500余人参加观摩学习或技能培训。像包春雷这样的受益者在毛堂乡还有很多,村民逐步意识到要脱贫致富,除了依托政策和帮扶,更需要自身努力。

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有了,有养殖、种植条件和技术的贫困户纷纷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但外出务工挣钱的贫困户还要远走他乡。如何留住外出务工人员成为乡党委政府要破解的难题。在争取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基地项目的同时,该乡把眼光放在招商引资上,重点招引劳动密集型项目;放在引导能人回乡创业上,创办合作社、龙头公司。毛堂乡组成专班参加项目洽谈节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2017年8月,国务院研究室王涛任银杏树村第一书记。一年来,他引进中科盛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村里办起劳务服务公司和生态农业公司,组成扶贫产业联盟,带动附近131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集中流转2000余亩土地,统一发展薄壳核桃、玫瑰、油用牡丹等生态产业,带动南山区9个村6000余名群众稳定脱贫。在外成功人士、能人纷纷回乡创业,兴办了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吸收180多名贫困群众就地实现家门口就业。

“过去背井离乡,漂在外挣钱,辛苦又想家;现在家门口上班,能挣钱又能顾家,扶贫政策真是好。”安沟村贫困户刘国华说。

凝心聚力 谋划持续发展新未来

毛堂乡有绿水青山、苗圃果园,但找市场、提产值难,短期增收见效慢,长期前景不明朗。为此,毛堂乡党委、政府动了一番大脑筋,精准施策,依托自身资源,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全面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按照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形成“乡有主导、村有特色、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立体增收格局。

毛堂乡在巩固传统养殖牛、羊、蜜蜂等短线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龙虾、黄粉虫等高效特色养殖,目前发展小龙虾养殖580亩,建设黄粉虫两个车间,户均年分红2000元,共带动120户贫困户增收;充分发挥传统种植业优势,大力发展香菇、丹参等短平快种植业。毛堂乡积极探索果药套种模式,让贫困户在树下套种油牡丹、艾草、玫瑰等作物,增加收入。为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该乡党委、乡政府为自主发展产业个人最高奖励1万元。

短期有增收,中长期咋发展?毛堂乡将薄壳核桃、大樱桃、黄金梨等特色林果业和茶产业作为中长期产业。茶叶种植在毛堂乡由来已久,现有茶园4000亩,通过种茶采茶、茶山务工、土地分红等方式,单茶产业就可带动3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毛堂乡紧邻县城,山清水秀,林茂花盛,茶香果甜,看准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以龙泉村为代表,探索农旅融合的长线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发展生态旅游业,引进道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龙泉村土地,建设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基地,让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的特色路子。现在龙泉村已经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特色村,成功带动周边村落脱贫致富。目前,龙泉村16户贫困户33人在龙泉乡村旅游度假村工作。附近的曹庄村、白水河村等贫困户也参与了该村的乡村旅游服务。

“自从咱村实施旅游扶贫,游客年年增,特别是节假日,就像景区一样,我们贫困户也沾了光。现在我有地租又有工资,一年能挣到2万多元!”贫困户徐贵里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特别是旅游扶贫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毛堂乡正按照精准扶贫要求,以更加精准的举措和更加精准的行动强力攻坚,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走上脱贫致富的宽阔大道。(冷新星 崔展华)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