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后龙睡村:“五创三治”激活村民自治“神经末梢”

2020年09月25日13:4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王辉)“村西头的加油站,所用土地的租赁费用从原来的4700多元,如今涨到了5万元,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大幅增长,这都是村里‘五创三治’协商小组的功劳!”9月22日,在武陟县后龙睡村百余年树龄的皂角树下,一场正在进行的“五创三治”小组讨论会上,该村党支书书记李永江高兴地说。

后龙睡村位于焦作市武陟县龙源街道办事处,2016年扶贫工作队进驻前,该村是个涣散村,村里的道路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难行。2016年以后,村里的情况有所改善。2019年5月,村里成立了“五创三治”协商小组,划分为支部建设、平安法治、党风廉政、乡风文明、美丽宜居五个“三治”协商组,每个组配备七至八名组员。

仅一年多时间,后龙睡村以“五创三治”为抓手,以党员积分管理、月末干群联心会为手段,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家家户户,不仅帮助群众高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让村民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也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大幅增长。2019年以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一万元,而如今已经达到六七万元。

小庙变“议事室” 千年古村迎“文明”蝶变

“相传宋朝赵匡胤打仗时,在我们村休息,村旁的大土堆称为‘睡龙台’,我们村在土堆后边,所以称为后龙睡村。”提及后龙睡村村名的由来,该村现年72岁的乡风文明组副组长张志国介绍说,“从宋朝算起到现在,我们村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张志国介绍说,后龙睡村虽说是个千年古村,但村风的转变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从“五创三治”开始的。

“环境的改变是最突出的。”张志国说,“五创三治”工作开始前,村民们乱倒垃圾的情况很常见,但是开始后,这种情况就没有了。特别是,五个协商组带领成员在村里的生产路等处主动义务清除杂草、培土、打扫卫生,有效带动了村民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现年79岁的后龙睡村平安法治协商小组副组长李乃凤告诉记者,村里文明村风的转折点,是村里积极破除迷信旧风,把村里小庙的神像搬出,改造成了“五创三治”协商小组的议事室。“现在,小庙通上了电,安上了灯,屋里放置了桌椅,成员们来这里议事可方便了。”李乃凤说。

小事不出“协商组” 大事不出村

基层治理之难,不仅难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更难在如何有效调动村民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

“我们在村里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并对月度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后龙睡村党支书书记李永江说,通过公示,逐步提升了党员的自律度和积极性。

拉家常、解难题、做记录……去年,72岁的薛秀芳被选为支部建设协商组副组长,至此她变得格外忙碌。她动不动就要往村民家里“钻”,专门为村民传递政策、解决问题。

旱厕改造,贫困户没钱咋办?协商小组听了武陟县民政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郑金龙的讲述后,当即召开议事会,并决定由村里向每户贫困户出资2000元,帮助他们完成旱厕改造。郑金龙还介绍说,村里有个贫困户家里的木制窗户被大风刮坏了,协商小组知道了,召开议事会,最后村里出资4000元把贫困户家的窗户全部换成了铝合金窗户。

“干群同心,其‘力’断金。”李永江表示,为构建干群联心桥,加快村民自治建设步伐,后龙睡村在每个月末召开干群联心会,不仅67岁以上的老人们参加,还邀请村民们来参加,打开了言路,也赢得了民心,不少疑难问题便迎刃而解。

2019年,后龙睡村建了幸福苑,每人每月150元,负责村里老人们的早、中、晚三餐。起初,幸福苑在村部,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后来,协商组找了帮扶单位民政局,并号召村里党员、67岁以上老人进行捐款,募捐了15万元,并几经曲折在村西头协调了一个面积大的地方,新建了一所幸福苑,于今年5月7日正式投用。

疫情期间,村里67岁以上的老人自发主动要求到村口“站岗”,把守村里的各个疫情防控卡点,筑牢了疫情防控的村级防线。疫情后,村西头要修一条700多米的水泥路。路面3米宽,地基占地宽度达到4.5米,修路要占压村民自家的地。为此,村里协商小组及时召开干群联心会,经过耐心的沟通,最终被占压耕地的农户们同意修路,并不要集体赔产及赔付任何损失。

“‘五创三治’充分调动了村里67岁以上老人的积极性,有了老人们的帮助,村里政策上传下达的效率高了,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李永江说,“如今,在我们村,小事不出‘协商组’,大事不用出村就能解决。”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