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扶沟: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全力打造“中原菜都”

2020年10月01日12:3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走进河南省扶沟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蔬菜园区整齐划一、绿荫环绕,园区内的蔬菜大棚错落有致、连绵不绝,放眼望去,宛如银色的海洋。

作为河南省2019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沟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秉承做强乡村产业、服务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理念,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根本宗旨,坚持集聚建园、融合强园、创新活园、绿色兴园,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区。

今年8月,在全省组织对3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绩效评价考核中,扶沟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第一名。

创新发展思路 破解瓶颈制约

扶沟县是中国蔬菜之乡、全国果菜十强县、中国设施蔬菜十强县。近年来,扶沟县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等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和抓手,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扶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提出高标准建设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中原菜都”的新思想、新思路。加快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蔬菜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沟县迅速掀起了蔬菜产业的“二次革命”。

科学规划布局 推进园区建设

在汴岗镇水泉蔬菜园区内,40余座新建日光温室拔地而起。“今年园区继续扩大规模,总投资805万元,增加日光温室面积500亩,总面积达到800多亩,新建的日光温室采用新型架构材料,保温效果更好,抗灾害能力更强,使用年限更久。”汴岗镇人大主席于水生说。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总体要求,结合蔬菜发展实际需求,扶沟县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采取“一园、一心、四基地”的空间规划布局。“一园”即扶沟现代蔬菜科技园。“一心”即扶沟县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四基地”即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粮菜间作生产示范基地、种养循环发展示范基地。

产业园以蔬菜产业为主导,重点突出规模化种养生产、种业研发与示范推广、蔬菜采后工程化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功能,实现产业园规模化生产、采后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交易配送、科研示范、社会化服务等蔬菜全产业链式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扶沟县积极整合扶贫产业资金7000多万元,新增设施蔬菜面积8000余亩,新建300亩以上蔬菜园区15个,同时出台了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政策,全力支持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

强化科技支撑 实施绿色发展

扶沟县始终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成扶沟现代蔬菜科技园,每年选育瓜菜新品种组合12000多种,展示推广新优瓜菜品种2000多种,育苗量9000万株,培训农户2000多人,精心培育出的“太空韭菜”“彩虹西瓜”“酸甜果番茄”“新时代辣椒”等诸多优良品种深受市场青睐。

在吕潭乡果蔬育苗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熟练操作着自动化装穴盘播种机,一名工人操作遥控器同时控制4个温室的温度和湿度;育苗棚移动式自动化航喷设备实现水肥药一体化,滚动式育苗床使单位面积育苗量大大增加。这些先进设备既提高了菜苗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产业园创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集约化蔬菜育苗全覆盖,良种覆盖率达98%,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行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减少了土壤板结和生态污染情况的发生。采用生物农药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园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达85%,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70000亩,保证了餐桌上的安全。

坚持以农为本 带动农民增收

扶沟县汴岗镇水泉村民杨深义是当地的蔬菜种植能手,“县里鼓励我们菜农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统一购买物料、统一专业队伍搭建、统一种植技术标准,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大家种菜的积极性都很高。”今年杨深义在汴岗镇新建蔬菜园区又承包了4座日光温室,对今后的发展他信心满满。

扶沟县探索出“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土地托管等模式,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使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共享。随着产业园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壮大,直接为2000多名农民提供农业产业就业岗位,人均增收2万元。

家住扶沟县柴岗乡张余集村的脱贫户张桂梅,今年66岁,她告诉记者:“我已经在这干了好几年了,像我这么大年龄,没法外出挣钱。育苗工厂就在家门口,我在这干,每天能挣60块。去年俺家也脱了贫,往后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目前,扶沟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驻蔬菜产业龙头企业6家,蔬菜合作社26家,吸纳2.19万人就业,入社农户3650户,占农户数量的22.2%。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12元,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31%。全县参与蔬菜产业的农民达10万人以上,带动解决农民就业50万人次。(穆文涵)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