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扶贫先扶志”不仅仅是口号,只有把村民的志气先扶起来,让村民有干劲有激情,才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的扶贫干部们一直致力于做好贫困户扶志与扶智工作。
“你看,这是政府帮忙贷款给我修建的鸡棚,是他们的支持,才使我的养鸡场越办越大,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近日,袁坊乡后孙富庄村村民王付全满怀感恩地说。今年四十多岁的王付全是该村的建卡贫困户。2015年,乡政府帮助他修建起了鸡棚,联系购入鸡苗,凭借王付全自己敢拼、敢学、敢吃苦的精神,目前,他已将养鸡场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年出栏土鸡2万只的养鸡大户,从贫困户变成了小康户。
政府帮扶返乡创办养鸡场
最初王付全一直在外打零工,孩子还小要喝奶粉,一年下来入不敷出,日子过的紧巴巴的。王付全回忆:“当时生活实在是困难了,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生活的压力,王付全很是发愁,夜不能寐,日夜盘算着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当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在村里感到很没面子,说着王付全流下心酸的眼泪。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进后孙富庄村,扶贫驻村工作队开始为贫困户规划脱贫产业,村里将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作为脱贫产业项目,贫困户还可以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听到这个消息后,王付全辞去外地零工,在政府的鼓励,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向上级申报并争取到5万元资金贷款,修建了养鸡棚,还免费参加了乡里举办的养鸡技术培训。
勤奋好学打工仔变成养鸡达人
“咕咕咕……”笔者一行从袁坊乡政府驱车出发,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行驶十多分钟到达王付全的养鸡鹏。刚下车,便看见他在给鸡喂食喂水,随着他的呼唤声,熟练的操作,小鸡争相抢食,现场一片闹腾。
从贫困户到养鸡大户,王付全说,创业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帮扶干部的帮扶,让自己心中有了底气,但养殖技术要不断地提升,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为养好鸡,王付全购买了鸡养殖技术相关的书籍,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经常到乡畜牧站向技术人员请教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乡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总是带上笔记本按时参加,并留下讲课人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请教。
在养鸡过程中,笔记本可帮了王付全的大忙。“保温除湿,保持鸡棚通风,及时清理鸡苗的排泄物。”王付全的笔记本里,详细地记录着鸡的养殖技术要领。因为勤奋好学,王付全在很快时间里,就全面掌握了养鸡技术。
“继续发展养鸡产业!家庭脱贫了,肯定想要更好的生活。”王付全说,前段祥符区政府开展扶贫消费活动,他拿40只鸡去展销,现场就全部卖光。
吃苦耐劳做强养鸡事业
“你要多少只,有有有,下午就给你送来。”记者在养殖场与王付全交流时,就有顾客的订货电话打上门来。据了解,刚刚打电话的客户在区里了一家餐馆。他餐馆用的鸡原料全是王付全提供的,因品质好受到顾客夸赞,为此,王付全成为他餐馆的鸡原料供应商。
“你看鸡们吃的玉米都是我自己种的。”王付全指着麻袋里的玉米说。鸡的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他将鸡的粪便收集起来,种植了近3亩的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将收获的粮食直接作为鸡的饲料,以此降低养殖成本。
王付全夫妻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村委会的帮扶下积极发展起了养殖事业。发展产业关键看销路,如何在销售上突破瓶颈,王付全日夜摸索着,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依靠网络的手段是不是能更好的打开销路,于是他通过参加各种电商培训,学习和掌握了网络销售的方法,下一步,王付全准备通过“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直播自己养鸡的全过程,以扩大自家鸡的知名度。尝试“通过快手直播,平常没事了直播收鸡蛋,喂鸡,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家的鸡是咋喂的,吃什么长大的。”王付全津津乐道地说。
产业也发展起来了,销路也有了保障,靠着勤奋的双手和不服输的韧劲,依靠发展养鸡,让王付全一家成功的摘去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一条致富的路子,王付全说:”我打算把我这的这个棚再往好扩建一下,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我们家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
“扶贫政策越来越好,帮扶干部越来越关心,只要自己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地干,生活肯定会过得更好!”面对未来的生活,王付全充满了信心。他对记者说:“我能脱贫过上好生活,是因为有政府的引导与帮助。我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还未脱贫的村民,人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有用!希望大家都不断努力,争取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卢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