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叶县:小小双孢菇 撑起“致富伞”

2020年11月04日10:5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吕浩)“双孢菇营养高,无污染,是现今城里人最青睐的‘绿色食品’,销路好着呢。”11月2日,走进叶县保安镇杨令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色大棚,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一边整理大棚薄膜一边介绍道。

这个精明干练、朝气蓬勃的男人叫杨军领,今年32岁。他从小家境贫寒,毕业后,做过美发学徒,干过建筑,当过煤窑矿工,多年来一直在外漂泊。杨军领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子女需要照顾,靠一个人打工收入远远不够,入不敷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个标签对于杨军领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很是尴尬。“我才三十出头,自己有手有脚,也能干,我就不相信翻不了身。”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贫困户这个标签。2017年,回家后,通过村“两委”的帮忙,他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在县城创办了一家理发店,经过1年多的经营,生意越来越好,2018年,杨军领一家稳定脱贫。

顺利脱贫后,杨军领并没有止步于此。2018年秋,他去外地参观学习双孢菇种植。

“双孢菇种植启动资金投入过大,很多人望而却步,当时咱们县里不少人都不愿意尝试这个行业,稍有闪失,就会血本无归。”思前想后的杨军领,觉得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好,将来肯定能够产生效益。杨军领当机立断,要种植双孢菇。就这样,他开始了创业之路。

杨军领将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并向亲戚朋友借了12万元,村干部又帮他申请贷款30万元。启动资金解决后,杨军领流转了50多亩山地,由于是斜坡地,没有办法建大棚,他请工人把斜坡地整理成梯形田。为了节省成本,他购买牛粪、秸秆,自己发酵肥料。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到去年6月,建成了10座双孢菇大棚。

大棚建起来后,杨军领聘请专家解决种植技术上的难题,抽空他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通过不断学习相关知识,现在杨军领已经完全掌握了种植双孢菇的技术,他种出来的双孢菇色白个大、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每天采摘下来的鲜菇都发往漯河等集散地,然后统一出口到国外。

去年9月份到今年2月份属于双孢菇的高产期,按照每斤批发价4至6元计算,每个大棚年收入达到53000元。同时,每个棚又带动4个贫困户就业,共安排就业岗位40个。

杨军领是个热心肠,平时,邻居哪家有急事难事,他总是给予帮助。今年年初受疫情的影响,双孢菇种植也被迫停了下来,杨军领就拿着理发工具,戴着口罩,一户一户地为群众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尽管双手冻得通红,累得腰酸背疼,他还是热心为群众服务着。

杨军领脱贫致富后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出去,带领村里群众发展双孢菇大棚种植。只要群众有意愿种植,他就精心指导,从选址、建棚到每一根钢筋用多粗、每块毛毡用多厚、每铲肥料的配比用多少,他都用心指导,从不要求回报。杨军领说:“自己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脱贫致富后,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我要把学到的技术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掌握脱贫技能,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双孢菇种植基地发展起来后,杨军领还在筹划将来的深加工项目,“目前,我正在联系双孢菇加工配套设施,包括烘干设备等,一方面将双孢菇销售出去,另一方面将双孢菇就地深加工,拉长双孢菇产业链。”杨军领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