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朱红恩:老牛倌的场长梦

2020年11月06日10:3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李海峰 通讯员 王志鹏 李嘉)10月25日,建安区小召乡朱庄村的老牛倌朱红恩,和往常一样打好草料,然后把草料撒到石槽。石槽后边的十几头牛,看到草料纷纷聚拢上来,咬起一大口草料,慢慢地开始咀嚼。看着一头头健壮的牛,朱红恩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红恩今年76岁,在城市里这样的年龄大多数应该是悠闲自得地享受退休生活。可是,他每天依然要为了把牛养好操劳。“没办法啊!俺家我不干,其他人也干不成,一家人全指望我啊!”朱红恩摇摇头,苦笑着说道。

朱红恩的儿子,腿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儿媳患有严重糖尿病,两人都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也因为看病,朱红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在生活中的重压之下,朱红恩并没有屈服。虽然被认定为贫困户,但是朱红恩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好。

2016年,他借款1万多元,买了两头种牛和一头小牛,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事业。“我年轻时候就养过牛,有技术、有经验,所以就想从这上入手。”朱红恩说。很快,在朱红恩的精心照顾之下,他存栏的牛数量快速增加。2019年,为了扩大规模,他找到了村里。通过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帮扶,朱红恩成功申请到4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款。贷款的到账,让朱红恩兴奋不已,也更有干劲。

“红恩,红恩。”声音从院外传来。“唉,唉,稍等一下啊。”说完,朱红恩赶忙从牛棚出来,打开了院子的大门。一看是新老驻村书记白献府和陈亚群等人,他热情地把大家让进院子里。

“牛养的咋样?现在还有几头啊?”白献府询问道。“还有十来头,都挺好,都挺好。”朱红恩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贷款到期了,你还贷不贷了?”白献府说。“贷啊!当然要贷。这政策有啥变化没?贷款需要我干啥?”朱红恩关切地问。“政策没啥变化。到时候需要准备啥材料俺都给你说,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白献府说。

“咦,那可真好!今年还得拜托你们。”说着,朱红恩就开始在身上摸起来。摸了半天,朱红恩不好意思地抬头说:“老不得劲,你看我这身上连根烟都没有。”“你跟俺还客气啥?不抽你那根烟,俺就不给你办事了?”白献府打趣道。

“那不会。去年给我办贷款,你们不也是连我一根烟都没抽,每回找你们,还老是抽你们的烟。”朱红恩笑着说。

“俺这可是没有一句瞎话。”朱红恩说,“咱这扶贫干部是真给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我去找了他们那么多回,他们真是连我一根烟都没抽过。”“这都是小事,你都这么大年龄,还得天天忙活,俺也是帮点小忙。”白献府说,“要说好,那还是咱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那可不是,没有咱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想养牛也养不起来啊!”朱红恩感激地说。“你贷款申请下来想咋弄?”白献府问道。“那还用说,继续扩大规模呗。”朱红恩毫不犹豫地说,“弄不好再过几年,咱也能当上个养牛场的场长。”

在之后的唠嗑中,朱红恩说,他希望趁现在身体还不错,努力干几年,将来能把养牛规模,增加到五十头、一百头,自己也当个养牛场的场长。那样,全家人就真正实现了致富,儿孙们以后的生活也更加有保障。

“说实话,我这人好折腾。以前虽然贫困,但是我从来没都没想着完全躺在政策上过日子。咱国家和政府也不容易,给了咱贫困户那么好的政策,咱得更懂得感恩。脱贫靠国家,致富就得靠自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朱红恩说的这段话,非常朴实,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志智双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