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 环境变美 尉氏县2020年第六期市民考察团走进邢庄乡

2020年12月09日09:4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董伦峰 通讯员 孙俊旗)12月8日,尉氏县2020年第六期市民考察团走进邢庄乡郭佛村、拐杨村,实地考察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显著成效。此次市民考察团与邢庄乡村民考察团一同进行,尉氏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络大V、自媒体代表以及村干部、村民代表共计90余人参加此次考察活动。

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尉氏县邢庄乡试点建设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按照“垃圾四分类、网络四融合、群众四步走、效果四突出”工作思路进行垃圾分类,畅通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渠道,实现垃圾减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畅通农村垃圾处理渠道,邢庄乡引进西北大学研究成果,由乡联合总社与专业公司合作,投入资金140多万元,在尹庄、郭佛、安庄、屈楼4个试点村,建设了一座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垃圾堆肥房,可同时为2000余农户服务。

该乡从垃圾“四分类”入手,将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占2%,可腐烂垃圾(含树枝、树叶、剩菜剩饭、杂草等)占45%,可回收物占18%,其他垃圾占35%,对应的垃圾桶颜色是红、绿、蓝、灰。

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做到网络“四融合”。邢庄乡充分融合“互联网+垃圾分类减量网+再生利用网+新网工程超市”四类网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通过“互联网”帮助更多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千家万户在家庭分类减量过程中形成的“垃圾分类减量网”,实现垃圾的全面分类减量;建立1个中转站、构成了垃圾银行的日常服务网络,并充分利用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组成了再生利用网;“新网工程超市”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包含: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通过“网络四融合”,邢庄乡实现了垃圾治理体系的多维互通,提升了全域垃圾治理能力和水平。

邢庄乡党委书记刘杰向考察团成员介绍了该乡实施垃圾分类的四个步骤:一是宣传到位。入村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墙画,发放垃圾分类手册,指导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长廊、再生利用立体墙;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二是分类到位。按照可腐烂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分类处理。做到分类简单、投放简单、兑换简单。三是清运到位。在郭佛村建设垃圾分拣中心1个,建设有害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暂存中心3个,购买“绿色、便民、公益”可回收物收运车2辆,有害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转运车1辆。安排日常上门回收清运人员12人,堆肥管理员3人,巡查质检员2人;每天早晚两次进行清运。四是处理到位。秸秆、树叶、杂草和厨余垃圾进入“智能高效防臭堆肥房”经处理变为有机肥,变废为宝;回收公司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其他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压缩站压缩后,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害垃圾集中存放,适量积攒后转运至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定点处理;有效实现了有害垃圾专业运输、可回收物定时定员定车收运、可腐烂垃圾乡街转运便捷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

“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实现了‘四突出’的良好效果。”刘杰说,一是社会效益突出。促进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在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逐渐提高居民的素质以及环保意识,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二是经济效益突出。提高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三是环境效益突出。切断部分疾病传播途径,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减少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营造农村清新的生活环境。四是发展效益突出。以郭佛村、尹庄村为试点,为全乡树立一个垃圾分类的标准,并逐渐覆盖全乡,示范带动全乡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逐步在全乡推广。

“真没想到,在很多城市小区都没有实现的垃圾分类,在农村竟然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这么好!”市民考察团成员畅国良说。

据刘杰介绍,秸秆、树叶、杂草、厨余等可腐烂垃圾,经堆肥房6-12天有氧发酵,每吨可转化为有机肥料0.2至0.3吨,体积减小60%—70%,所需费用不到2元,无臭气体排放通过了国家质监部门检验,达到了国家标准。截至目前,该堆肥房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劳动力就业33人,其中贫困户6人,月处理垃圾可达40吨,垃圾减量约27吨,产生有机肥约13吨,垃圾处理率达65%-67%,为垃圾找到了“停车场”,畅通垃圾处理渠道,初步实现了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体目标。

“各位老铁,这就是我们尉氏县的农村,你看街道多漂亮、多干净,欢迎大家有时间来尉氏看看!”尉氏县赫赫有名的网络大V“黄大喷”现场直播,迅速赢得数百个点赞。

邢庄乡拐杨村紧邻北康沟河,整饬一新的河道绿树成荫、水清河畅,草坪、石楠能各种植物点缀的河岸让人流连忘返;村内道路全部经过了重新硬化、美化、亮化,小广场、小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党建引领是根基,宣传发动是前提,基础设施是条件,长效机制是保障。”邢庄乡人大主席苏文华向考察团成员讲述拐杨村巨变的“密码”。河道两侧曾有40多处违章建筑,河道里更是垃圾成堆,为达到根治的效果,邢庄乡、拐杨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依规进行拆除,困扰群众数十年的顽疾成功破解。村支部书记杨海中脱下衣服跳下河带头捞拾垃圾的场面,拐杨村干部群众仍然津津乐道,正是有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有了干群一心,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的不竭动力。

邢庄乡党委书记刘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邢庄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多方位、立体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广大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村容村貌、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乡风文明、厕所革命、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现了乡村绿化、亮化、美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邢庄乡是尉氏县推进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尉氏县按照“产业兴、乡村美、民众富”的要求,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实施产业兴旺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去年以来,尉氏县先后投入资金3.09亿元用于121个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了卫生整洁、环境宜人、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