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新集乡张盖村第一书记郑勇:共产党员就要时刻冲在为民服务第一线

2021年03月03日10:3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由于宁西铁路贯穿张盖村,立交桥的桥面长年积水,有4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门不便。在我的协调下,打通了桥两侧的排水孔,解决了积水问题,村民拍手称快。”2021年3月2日,桐柏县人民检察院派驻新集乡张盖村第一书记郑勇介绍道。

“郑勇书记与我们非常亲近,村里人跟他就像一家人一样!”在张盖村,提起郑勇,很多村民动情地说。

郑勇,驻村前就职于桐柏县人民检察院,2018年初主动请缨驻村扶贫,任桐柏县新集乡张盖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基本职能要求,秉承“为基层服务、为群众干事”的理念,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的作用,受到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建强基层组织,让为民服务团队“强筋壮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2020年,在该村“两委”换届中,为了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开展需要,他通过多次深入的思想工作,为村党支部增补了2名年富力强、有工作干劲的支委成员,通过传、帮、带,发展35周岁以下年轻村委干部1名,从而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他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挖掘”培养对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发展一个、预备一个、转正一个的梯次机构,保证了党员队伍源源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驻村以来,村里新发展党员1名。各类党建活动是党组织生命与活力的重要载体。他指导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坚持每月25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与党员共同学习,问计党员,通过党员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民盼民愿、民需民急。他还引导党员参与村级事务,成立了党员文教微信群,经常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提高了在外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做好“扶贫套餐”,让党的好政策惠及家家户户

脱贫攻坚工作必须要用绣花功夫才能做好,必须从“准”处着手,“精”处发力,多策并举,做好“扶贫套餐”,才能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张盖村距桐柏县城约30公里,距新集乡政府2.5公里,耕地面积2458亩。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2017年底,张盖村尚有贫困户64户147人,贫困发生率为4.41%。该村产业基础薄弱,缺少“龙头”,脱贫攻坚、持续发展任务很重。针对这一情况,郑勇与“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围绕“五个一批”寻找发展路子,确定了“立足实际、分批分步、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制定出了脱贫攻坚整体规划,确定2018年脱贫3户12人、2019年脱贫34户59人,2020年贫困人口归零的总体目标。

在落实行业扶贫政策过程中,郑勇重视入户走访,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宣传政策、排查问题,记录好民情笔记,对一些问题限期办理落实,给贫困户一个满意的答复。针对群众反映的以及入户排查出的行业政策未落实问题,他列出时间表、路线图,逐项解决,逐条销号,努力实现问题整改100%,全村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残疾、健康、金融等行业政策均得到有效落实。郑勇利用张盖村的自然优势,大力扶持朱砂红桃产业项目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格局,提高项目支撑经济发展水平。到2020年底,张盖村发展朱砂红桃园种植面积500余亩,红薯种植120余亩,直接经济效益近50万元。发展艾草种植130余亩,覆盖87个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过辛勤工作,张盖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注重为民办事,让村庄更美更靓更宜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勇常说,驻村干部必须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卫生、医疗、环境、收入、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民干实事办好事,把履职尽责、夙夜为公作为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此,他积极协调争取资金、项目等支持,加强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建村主干道7.5公里;实施堰塘清淤改造等工程,整治塘堰17处;新建村综合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及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利用第一书记工作经费1.75万元,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用于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争取帮扶单位资金2.5万元,美化村容户容环境。他注重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指导村“两委”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督促落实村干部值班等制度,提高为群众服务质量。设置了党务政务公开栏,落实好党务公开、限时办结承诺等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以制度管人的约束力,避免村干部“流动办公”、“电话办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提供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落实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残疾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各项保障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困难残疾群众实施无障碍改造设施15户、配备残疾人器械22套;连续两年为困难家庭送去夏季“清凉包”140余件,发放医疗保健盒67套;为特困供养人员送去彩电7台等等,不断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

提升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驻村以来,郑勇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村级重大事项村民自决,促进村级决策民主化。他注重对贫困群众“志智双扶”,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树立新风正气,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庄环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作用,走村入户定期排查矛盾纠纷,落实调解化解制度,及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大有可为的。共产党员就要时刻冲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能够为乡亲们尽点心,做点事,我感到很充实、很自豪,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郑勇在驻村日记中真实地表达了他的为民情怀。(杜福建 周闻胜)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