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巾帼出彩,盛世芳华。在阳光明媚的3月,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妇女节,如今,各行各业的女性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挥洒着自己的才智与热情,为实现自我价值及中原更加出彩不懈奋斗着。她们,了不起!值此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为展现女性特有的美丽和坚韧的品格,大河网联合信阳市政府网刊发“了不起的她”的系列故事。敬请关注。
大河网讯(记者 薛小磊 通讯员 祝丹阳 盛鹏 黄晓婉)“关键时刻拉一把,一个阳光活泼的人就回来了!”谢秀霞一直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最有意义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她还会再坚持一辈子。
寻梦启航
1998年,19岁的谢秀霞被分配到光山县一乡镇中学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那里有近三分之二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谢秀霞敏锐地发现,缺乏父母的陪伴,不少孩子心理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感到关注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和自身能量的不足。这为她后来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埋下种子。
地处豫南大别山区的光山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有近半数当地人常年在外务工,留下数十万名留守儿童,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孩子们有了新教楼,新书包,新衣服甚至时尚流行的新手机,而他们失去的,是含着妈妈的乳头甜蜜入梦的婴儿期,是牵着父母的手蹦蹦跳跳上学放学的童年,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青春骚动无处倾诉的青春期……这些都亟待一个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去疏导。
经过5年的潜心学习、钻研、考级,从2010年起,考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谢秀霞开始兼职负责光山县委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将心理咨询这一新生事物第一次引入光山。
为梦坚守
万事开头难,工作室开办前两年,前来咨询者寥寥。“人家根本就不相信你这套”,谢秀霞只能借助自己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市作协会员的优势,义务向全县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年高考、中考前都顶着烈日主动前往各个学校开展考前放松和减压等心理健康讲座。
有一年,一个高二的男学生找到谢秀霞,本该积极阳光的大男孩被心理问题折磨的憔悴不堪,言语中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从高考压力的疏解到青春期心理生理困惑,每周两次,谢秀霞为这个男孩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心理疏导。渐渐地,孩子走出了心魔,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件案例的成功,给谢秀霞平添了前行的动力。从被人频频误解,到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中的酸甜苦辣,谢秀霞深有体会。
“当时全凭一腔热情”回望以前的日子,谢秀霞不胜唏嘘。通过不懈努力,她的团队从一个“光杆司令”壮大到近百人,2018年10月,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策划下,一支专业化心理志愿服务队——光山县绿色阳光心理志愿服务队诞生了,光山县心理志愿服务也开始走向了专业化常态化道路。
“自从到了绿色阳光参加了读书会,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整天盯着孩子的去缺点看,经常用在团体中学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半年下来,我每天接送完孩子学跳舞,参加读书会,我的女儿的学习成绩居然上升了,和我的关系也比以前好多了!”一直在绿色阳光志愿服务队参加心灵读书会的程女士每次分享时,都忍不住感慨。
谢秀霞和她的绿色阳光志愿者服务队,一方面联合该县政法委、文明办、妇联、团委、法院等机构,深入基层开展各类留守孩子心理援助活动;另一方面,以“光山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协会”为阵地,将县城及周边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老师纳入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中来,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之余,将心理援助辐射到农村偏远乡镇村级学校等留守孩子。
“给你一份绿色心情,送你一片阳光天地”是绿色阳光志愿服务队所诠释的内涵和理念,如今在光山,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017年高考前夕,已经身怀二宝的谢秀霞坚持完成留守儿童自伤行为普测后的个案咨询,坚持陪伴两名高考前濒临崩溃的高三学生至高考结束。后来,这两名考生都正常发挥了水平,其中一名还凭着稳定的心态超常发挥,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而谢秀霞却因为每天听着这些陷入考前焦虑的孩子们痛哭诉说,产前情绪严重受影响,以至于女儿出生后3个月内基本上都没有笑容,她虽然后怕极了,但也仅仅休了3个月产假又开始投入到了繁忙的咨询工作中。
十年圆梦
近10年来,谢秀霞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独立主持校外心理辅导站心理沙龙300多场次,各类心理讲座200多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接待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300多人次,参与各种心理公益活动上百场次,寒暑假参与临近市县心理辅导教师培训20多场次,带领心理志愿服务团队参与该县2012年“1214”事件的危机心理干预全过程。在2020年的市县妇联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中,她第一时间发出“心理援助服务倡议”,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网络心理援助平台,并开通4条心理热线,组建7人小组网络个案咨询和10个心理陪伴群,多渠道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知识科普宣传和情绪问题答疑解惑。2020年12月,谢秀霞被河南省妇联授予“最美执委”称号。
回望十几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引进、宣传、推广和普及道路,谢秀霞说:“我这一生,只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件事,一生就想做好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