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宛城区:种粮大户“玩技术” 科技增收有保障

2021年03月10日16:2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生俊东 通讯员 史源远  郭文秋)春风拂地日渐暖。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高新洋家庭农场,满目绿色,生机盎然。像往年一样,一过完春节,高新洋就在地里忙活起来,除草、施肥、喷药……“今年小麦长势不错,墒情也好,估计又是丰收年。”高新洋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51岁的高新洋是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人。1996年,从事货运的高新洋投身农业,创办了高新洋家庭农场。农场主要以种植粮食、油料作物为主,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实行农机农艺结合,其中小麦种植1100亩,亩产量550公斤左右,每年的毛收入约70万元。在自己受益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对贫困户优先免费收、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农场曾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家庭农场”、“全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以前开大车,经常熬夜,落下一身毛病。”高新洋说,“我原来就是农民,以前也种过地,农村也很亲切,种粮食也大有可为。”说干就干,高新洋带着妻子回到家乡,创办了新洋家庭农场。夫妻二人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在最初的时候只有200多亩土地,“后来在政策的支持下,村组干部协调帮助我流转土地,开始逐步扩大规模,发展到现在的1100亩。”田地数量大幅增加,在田垄间攀爬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蛮力耕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大规模的土地生产。在相关农业部门的补贴和支持下,高新洋家庭农场现有植保机器、耕种机器,收获机器40多台(套),总的服务能力一天能突破两千亩,实现了从靠人力到靠机械的转变。“在以前,机器很少,没办法实现机械化工作,一天只能收割50多亩地,现在有了机器方便多了,按照我们现在机械的植保能力,一天收割500亩不成问题。”高新洋站在一排排的机器旁边高兴地说道。

站在农场之中,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高新洋的小麦为何如此“养眼”?有何诀窍?他解释说,一个是采用了小麦播种免耕技术,可一次性同时完成灭茬、松土、施肥、播种等多个作业环节,不需深耕等作业,具有节水增效、蓄水保墒、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二是采用了节水滴灌的技术,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在旱季对农作物有一定的保障;三是选了抗性较强的品种,这个系列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色泽好,同时抗病力与抗倒伏能力强;四是利用无人机植保,在下雨期间追加施药。

在高新洋农场的1100亩土地中,宛城区技术推广中心利用其中的100亩设置了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农技推广试验、土壤肥料试验和病虫害防治试验,结合区域生产条件和生产实际,集成示范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为宛城区小麦、玉米生产向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站在试验田的地头,高新洋向我们介绍道:“今年这个试验田种植的小麦品种采用了宽窄行的种植方式,确保了麦苗的通风透光。”

高新洋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回报乡邻,他不仅流转了贫困户的土地,还让贫困户在自己的农场里务工,获得分红和工资多种收入。

50多岁的毕明材是周边的一位贫困户,他正在新洋农场里除草。“我现在没事就来农场干活,工资按天算,一年也有六七千的收入,还不说分红里。”毕明材高兴地说。像毕明材这样在地里务工的贫困户还有9户,农忙时节一天能挣三四百块钱。还有45户贫困户也拿到分红,享受到农场发展带来的收益。

在宛城区,像高新洋这样的家庭农场还有287家,农业合作社也达到了1053家,“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特色产业、生产加工企业标准化覆盖率达100%,融合主体不断壮大。162个行政村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全区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小麦玉米病虫害草防治618.6万亩次,小麦机收率达99.6%,玉米机收率达98.7%,农机深松技术得到普遍使用,越来越多像高新洋一样的新农人们露出了春天般的笑容。

“在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农场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收入也越来越高。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村民运用新型科技和新型种植模式,共同走向致富路,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高新洋信心满满地说道。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