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何光静: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贫困学生的“爱心妈妈”

2021年03月12日10:4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薛小磊 通讯员 杨绪伟)在大别山深处的商城县,谈到乡村教师这个话题,何光静的名字总是会被提及:她19年如一日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在了乡村留守孩子的成长上;心怀大爱润物无声,无怨无悔做“麦田计划”志愿者,用爱心照亮贫困学生前行的路。

19年如一日,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2002年,师范毕业的何光静,返回家乡商城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9年,她调任该县余集镇龙河小学任教,一直到今天。

龙河小学是个教学点,只有47个学生,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但何光静一直坚守在这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付出。十二年来,她一直都是超负荷工作,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她全都要教,一周35节,每学期都是满课,对于她来说,能在课间休息一下,也是很奢侈的事情。2018年4月,何光静接任龙河小学校长,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她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她倾心付出,从无抱怨。

丈夫余纪钢是余集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英语老师,两个孩子也已经上小学。白天,何光静带着孩子去学校上课,晚上既要照顾孩子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她总是忙到半夜才能休息。“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她说。

山村小学条件有限,新来的老师总是来了又走。2018年秋季,学校新分来两位“90后”老师,她们活泼阳光,深受孩子喜爱,何光静决定为了孩子们想方设法“留住”她们。没有床,报道的那天中午何光静就去先借了两张崭新的床,备齐了生活用品;怕她们俩吃不好,何光静自己动手包馄饨、炸花生米、炸小鱼、包粽子、摊鸡蛋饼送给她们吃,她在家自己种的时令蔬菜,时不时地带到学校;工作中遇到困难了,何光静就主动询问、解决。如今,龙河小学不仅是山村孩子学习知识的殿堂,还成了他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勤耕“麦田”,她是贫困孩子的“爱心妈妈”

何光静所在的余集镇是“麦田计划”公益组织在河南信阳市的唯一资助点,早在2011年,何光静就加入了“麦田计划”公益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承担调查核实受助学生情况等任务,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钱物发放,对余集镇在校贫困学生进行爱心资助,工作琐碎而艰苦。

麦田计划组织每学期最高资助金额为小学生每人400元、初中生每人500元、高中生每人1350元,十几年来,该组织在余集镇先后捐赠360多台电暖器和空气净化器,捐赠钢木结构课桌椅330套,给教师配备办公桌椅,学校捐赠教具,夏季给十多所学校捐赠“夏季卫生包”,冬季轮流给余集镇全体小学生捐赠“冬季暖冬包”,每年“六一”儿童节给学生捐赠毛绒玩具、益智玩具、水壶、橡皮泥等。在何光静的带动下,近年来“麦田计划”公益组织已为余集镇中小学捐助钱物价值400余万元。

“当志愿者又苦又累,你图什么呢?”有人曾这样问何光静。何光静微笑着说:“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就决定了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的内心更加温暖,让他们上学的路途更加平坦。”

文桥村的程某姐弟俩,爸爸得癌症去世,妈妈远嫁他乡,爷爷在他爸爸六岁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跟着奶奶相依为命。然而奶奶也是体弱多病,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一家子的生活来源,全指望享受政府扶贫政策帮扶和亲戚朋友救济。在走访中得知孩子的艰困处境,何光静不仅自己拿出几百元钱买了米、油、水果、饼干送过去,还帮助姐弟俩申请到了麦田计划的资助,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了更多保障,更加安心学习。

为了将“好事做好”,这些年,余集镇的每一所学校,她都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去走访,仔细摸底,寻找出具体的需资助的对象。每个提出申请资助的贫困学生,她都要逐家逐户地实地调查走访,向邻居广泛询问,了解真实情况。迄今为止,她全程参与资助的贫困学生达200多名。

“何老师本来可以进城当老师的,可她为了山区这些孩子放弃了机会。”同事叶先国介绍说,何光静不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山区二百多个贫困孩子共同的“爱心妈妈”。

像春雨滋润幼苗,像阳光给予温暖,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何光静始终在前行。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