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征途︱襄城用全面创新 擎画未来美好生活

2021年09月07日15:1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年来,襄城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襄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三县三地一极一家园”建设。

一是聚焦高新产业发展。襄城县委县政府出台《襄城县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方案》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突出装备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等优势产业,厚植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2021年推荐华瑞电气、国源电气、昌固电气、新万达电缆、云特智能服饰、博一化纤、弘博新材料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申报成功;完成平煤隆基、许昌智工、福兴新材料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重新申报;全年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申报省创新型引领企业2家--平煤隆基、万杰智能。通过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完善育才机制。制定“金襄英才计划”,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健全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建立人才分类认定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标准,对全县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标准难以界定的“专才”,经认定后享受相应类别人才政策。二是拓宽引才渠道。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大力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带动学科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引进相关科技人才。创新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等多种形式,广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目前该县共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5个。三是加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育。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重点支持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一批硅碳材料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聚焦平台建设提速。立足襄城产业发展需求,出台《襄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襄城县装备制造、硅碳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重点产业和产业链,组织企业建设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截至目前,根据 《许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方案》,全县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2021年推荐长江高压、首成科技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感科技、伟业智能等2家企业申报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平煤隆基、万杰智能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硅烷科技、首成科技、舒莱卫生用品等企业申报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筹建新型研发机构,强力支持硅烷科技、平煤隆基建设硅碳研究院,万杰智能筹建技术研究院。

四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围绕硅碳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5G建设,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促进制造业技术交易、科技成果入乡转化。襄城县共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3项、市级转型升级专项4项、中科院河南省育成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3项,共获得上级支持资金2289万元。2021年推荐平煤隆基、长江高压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艺感科技、中新精科申报市重大专项;积极探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道路和新模式,深化重点领域战略合作,加强与中科院联系,促成长江高压、中新精科与中科院达成合作意向,力争合作项目在襄落地生根。(宋学光)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