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武陟:非遗保护结硕果 传承文化续新篇

2021年09月28日10:3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9月23日在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举行,广大农民朋友和游客们欢聚一堂,共享丰收喜悦。

当日,围绕着“庆丰收、感党恩”主题,伴随着武陟龙灯民俗舞蹈,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拉开序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灯舞大虹桥乡童贯龙灯非常有名,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精良,表演艺术精湛,龙灯展演也象征着风调雨顺、喜气祥和。

“快来看,快来看!”传统舞龙和非遗项目龙灯表演开始了,十几个小伙藏在“龙”身里舞动着龙姿。“跳完这场舞,来年也盼丰收哩!”村民们拍手叫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来到黄河之乡文化广场,我们看到“中国黄河文化之乡”以地面铺装形式展示武陟盘鼓元素“丰收鼓”景观小品。“武陟盘鼓”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幕式中其演出形式分为四场进行:分别是《闹年》、《黄河鼓韵》、《五谷丰登》、《龙吟虎啸》,每场演出均以不同形式内容演绎黄河岸边丰收的繁荣景象以及农民喜悦的心情。此次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为非遗传承人相互了解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文化载体,也全方位展示了武陟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

盘鼓敲起来气势磅礴,现场顿时热闹非凡

黄河河工号子

“今天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载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人民群众,让生活更加美好!”武陟县委宣传部文化事业股股长瞿宁说。

在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非遗民俗体验区,各种文创展位展现着匠人们精湛的手工技艺,有大圣鼓、土布织造、黄河泥埙、武陟油茶制作技艺、聂氏麦秆画、农民画、民间剪纸、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面塑等。

泥塑传承人现场展示泥塑的制作过程

据了解,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圣鼓是以齐天大圣孙悟空动作表演的一种独特的庙会祭祀鼓乐,现仅存在于武陟县嘉应观乡西营村。惟妙惟肖的大圣鼓表演很快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前来观看,他们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能更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泥埙

展区里一排排形状各异的武陟黄河泥埙,它是最早的民族乐器之一,目前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古朴醇厚、低沉悲壮的声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建介绍道,出于对传统音乐文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经过呕心沥血的研制,才使黄河泥埙得以复鸣。王小建现场演奏一曲来自远古空灵的泥埙乐曲,犹如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现场群众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聆听这美妙的埙乐。

泥埙传承人王小建现场表演吹埙

“武陟油茶”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名为茶,实为粥,因制作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故称之为“油茶”,其味道浓郁、芳香可口、营养丰富。     

在展区,还可以看到武陟特有的“四大怀药”。“四大怀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四种药用植物的总称,因武陟县古属怀庆府管辖,故史称“四大怀药”。据了解,武陟属黄河、沁河淤积平原,土壤富含腐殖质、矿物质、气候适宜,水利条件好,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和集中产区。“四大怀药”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的养生保健价值以及综合经济价值以成为怀川地区的重要品牌,享誉全国。

捏面人

展台前栩栩如生的面塑形象更是引人注目,据面塑传承人介绍,董氏面塑是以白面、杂面、江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的颜料制成。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造型面塑吸引了很多群众前来欣赏、拍照、购买,可见手艺人的匠心独运。

舞狮

在嘉应观庙会里,有着精彩的民俗表演、祭祀典仪,祭祀典仪主要有祭黄大典(融合大禹神话传说)、火神祭祀、祈雨典仪,民俗演艺有龙舞(麦秆龙)、高跷、乡唱秧歌、皮影戏等。民间技艺中,还有阴阳八卦拳、太极拳、余家杂技、梅庄马戏、赵庄魔术、中原民间游戏等依次展演。灯会夜演有汴京灯笼张、清丰彩灯、高抬火轿等。现场群众通过体验民间传统技艺,充分感受到了地方乡情民俗和文化的传承。(薛凤玉)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