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红土地 育人四十载——新县箭厂河乡初级中学教师吴世贵的教育之歌

2021年11月03日11:4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秋水倒流,传唱着红田英烈坚定的理想信仰之歌。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红田侧畔的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初级中学,今年57岁的吴世贵老师,扎根红土地,在乡村讲台一站就是40年。他胸中燃烧着“三团烈火”,以一颗英雄儿女的赤子丹心,谱写了一曲红土地上的教育之歌。

革命红——不忘英烈 传承基因

10月28日,记者走进箭厂乡初级中学,看到吴世贵正熟练地操作电子白板,全神贯注地讲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箭厂河乡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这里是鄂豫皖工农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遗迹星罗棋布,是天然的红色基因库。吴世贵生在箭厂河,长在箭厂河,在箭厂河工作了40年。他的爷爷是革命烈士,1930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3岁。箭厂河初中以吴焕先烈士为校魂,校园右侧的土丘就是著名烈士程儒香的英勇就义地。听着红军的英雄故事,每天行走在红色景区,浸润在红色文化中的箭厂河人,血液中奔腾着红色基因,传承着先烈们能吃苦、不服输、敢较真的精神。40年来,吴世贵正是传承这种红色精神,攀越了一座又一座的教育高峰。

从教一生,学习不止,吴世贵苦钻业务,探索创新,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总结农村学生特点,用七年时间完成了初中数学全部章节的校本化的电子教案,向全县同行作《乡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策略》主题讲座。课堂上,他引导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打造高效课堂。箭厂河乡留守儿童多,吴世贵探索研究乡村学校德育教育,主持完成了《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农村初中“依规治班 德规结合”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等省、市级课题,提出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记录、全介入”的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和“依规治班 德规结合”模式下学生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吴世贵坚持阅读写作,撰写了近30万字的“乡村教育故事”、“教育感悟”和“教育思考”。《从担心到期待》《我的“依规治班”之路》《乡村数学教师亟待转变教育观念》等10余篇论文在权威期刊报纸发表。从改革开放到现代化建设,吴世贵追赶教育改革步伐,经历了教育的沧桑巨变,从青葱年少到两鬓斑白,毫不动摇地坚守乡村教坛,深耕教学教研。他的教学成绩优异,成为了新县数学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信阳数学名师。

乌桕红——眷恋乡土 矢志育人

深秋时节,秋风萧萧,行走在箭厂河乡,散落在沟沟坎坎的一树树乌桕,火一样的红,像一面面长在大地上的旗子。春去秋来,吴世贵早已把根深深扎进这片长满乌桕的红土地。

一位偏远乡村的教师取得如此多的教学成绩、教研成果,令人惊叹,其背后是吴世贵40年的心血和汗水,是40年如一日对乡村教育的赤诚、执着和坚守。

1983年,改革春风唤醒了神州大地,经济建设渴求各类人才。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的吴世贵被党组织相中,拟选调到县委机关工作。亲朋好友都劝他,赶紧抓住这个主动找上门的机会,他动摇了。

一夜辗转难成眠,世间哪有两全法?一边是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一边是改写命运的机会,他斗争了一夜,天亮时有了答案。第二天,组织来人考察,“我还是适合教书,我就是想当老师”,他放弃了别人眼里的“天赐良机”,选择了坚守乡村教育。

受战争创伤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老区新县经济发展滞后,九十年代,乡村教师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且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吴世贵家徒四壁,房子阴暗潮湿,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凭你的教学能力,哪个学校都愿意接收,何必在农村吃这苦!”城里的同学劝他。几次县城新学校招教,身边一批批批同事进城。面对“诱惑”,看着家乡孩子渴望知识的清澈双眸,想着大量流失、舍近求远的学子和举步维艰乡村教育,他一次次放弃了,仍然选择了坚守乡村教育。

“办校外培训班,搞有偿补课,让‘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蒙羞!”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他这样说。

也有人问:“是什么让你的教育生活充满幸福和欢乐?”他说:“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观赏到最美的教育风景,也才会享受到最真实、最美好的教育幸福。”

正因如此,40年来,走过风霜雨雪,走过严寒酷暑,他一次次放弃离开教育、离开乡村的机会,始终行走家乡那片长满乌桕的红土地上,也行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夕阳红——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老骥自知桑榆晚,不待扬鞭自奋蹄。时序轮回,一转眼,吴世贵老师已年近花甲。57岁的他,现在仍然挑着数学教学、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工作的重担。

今年春季,吴世贵被检查确诊为脑梗。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学生和数学课。“如果中途换人,不仅给学校带来困难,学生也会不适应。”思虑再三,他说服家人和医生,每天上完课后,到医院治疗3小时。就这样,连续两周,他来回奔走在学校和医院之间,没有耽误一节课、一节自习。

2020年,病毒肆虐,全社会按下了暂停键。已是高血压、颈椎病缠身的吴世贵,把屏幕当黑板,把键盘当粉笔,把疫情灾难当教材,常常是整夜未眠、马不停蹄,一遍遍录制微课,自学网络直播,以书籍、手机、电脑为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坚持为学生上网课。两个月的坚守和陪伴,感动了学生,感染了家长,赢得了同行的称赞。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教育也在变。老教师讲课要受学生欢迎,不被学生抛弃,不仅要有一颗童心,更要有求知、奋斗的激情。”虽早已是高级职称,不为名,不为利,但他坚持挑战自我,主动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市县优质课比赛,为的是能紧跟教育前进的脚步,延续自己的教育青春。近5年,吴世贵的考核结果年年优秀,先后被授予“新县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站好最后一般岗,上好每一节课,今年秋季开学,尚在服药治疗的吴世贵仍主动提出带主课、当班主任。他说:“只要自己能站在讲台上,就要选择和学生在一起!就不会停下攀登育人高峰的脚步!”

大爱至臻,吴世贵把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将汗水挥洒在山间小道,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大别山深处,为红土地上的一群孩子撑起一片幸福的绿洲。

正是这样的一大批乡村教师,将最朴素的美绽放在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照亮学生前进的航程,才使得教育成就了无数乡村家庭的期盼,放飞了无数孩子的梦想,点燃了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孙立建)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