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武陟县人民调解员李新娥:怀揣“和谐梦” 搭建“连心桥”

2021年11月21日09:3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调解工作是一种责任,把调解工作做到家、做到位,才是真正兑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承诺。”49岁的焦作市武陟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李新娥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5年来,她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1000余件,参与调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0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先后被授予“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焦作市十佳政法英模”“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情系群众  “暖心”解民忧

在调解过程中,李新娥灵活运用调解技巧,利用各方资源,依靠法理真情促成案件双方人员化干戈为玉帛,用实际行动履行人民调解员的责任与担当。

2015年12月,县里一个鞭炮储存点发生爆炸,致三人死亡,三名死者中贾某、陶某是夫妻,史某年近60岁。李新娥负责处理死者的善后工作,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家属情绪,听取他们的诉求。随后又与犯罪嫌疑人见面协商,尽最大能力筹到了一笔赔偿金。但按法律规定,此次事件无法按照工亡标准进行赔偿,筹到的赔偿金与死者家属期望的标准有一定差距,遭到了家属的反对,善后工作一时无法进行。

这种情况下,李新娥当机立断,决定分头做工作。在贾某、陶某家,看到生活困难的老人和幼童,她很是心疼,随即联系民政部门和教育局,给两个年幼的孩子办理了孤儿证,家里每个月可以领到近千元的生活补助,并免除了两个孩子上学的所有费用;同时为年迈的老人办理了低保,争取到了重大事故民政救助金。为了做通史某家属的工作,李新娥和同志们没黑没白地在村子里忙碌,给家属讲法律、举事例,熬得眼睛红肿,说到喉咙沙哑。就这样,她用真心换真情,赢得了双方家属的信任和理解,最终都签下了调解协议。一场轰动全市的爆炸事件,用时10天,妥善解决。

以理服人  “真心”换理解

自2006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李新娥始终不忘为民的初心,树立司法权威,传递司法温度,竭尽所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次,一位老太太带两个孙子到一家医院体检,三岁的大孙子攀爬护栏玩耍时,不慎从三楼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太太哭天抢地,以头撞墙,家属则围堵了医院。得到消息,李新娥火速赶往现场,配合心理咨询师一起对老太太进行了紧急心理疏导,尽力安抚她的情绪。调解过程中,由于家属和医院就事故责任、赔偿金额分歧很大,各说各的理,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李新娥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一方面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向坠楼孩子的母亲表达了同情,并请她相信政府一定会为群众分忧解难。另一方面对院方指出护栏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院方换位思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给予家属补偿、资助。通过她的不懈努力,经过多轮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都过来握着她的手说:“让您费心了!您辛苦了。”

帮教传承  “公心”谱新篇

长期奔波在大大小小调解现场的李新娥,很少能按时回家,很少能休息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她深知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对群众的重要性,所以在调解之余积极总结调解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从身边案例入手,制课件、背讲稿、举办全县调解员业务培训。培训中,她坚持以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为落脚点,针对婚姻家庭、合同纠纷、邻里纠纷、事故争议等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组织调解员学习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她的讲解对人民调解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使全县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15年来,我看多了陷入生死无常的家庭,时时告诫自己,不能麻木、不能退缩,要尽心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些事情。个人的付出,一时的委屈,都无法浇灭我奋战在矛盾纠纷调解第一线的热情,我要把责任扛起来、把标杆立起来、把担当竖起来,努力在党和人民、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连心桥’,实现我心中的‘和谐梦’。”李新娥深有感触地说。(杨敏)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