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幸福家园

2021年12月11日16:1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2月7日,正值大雪节气,在建安区艾庄回族乡杜宋村,不少村民挥舞着铁锹、扫帚等在房前屋后有条不紊地清运垃圾、整理杂物,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建安区随处可见——榆林乡出动钩机15台次、铲车20台次、保洁员200人次,对辖区许丁线、蒋榆线、后榆线与工业园区的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全面提升,清理荒坑10余处、荒宅30余处、杂物40余车;桂村乡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群众付费(五分钱工程)和“三捐一议”活动,筹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许由街道办事处利用广播、横幅、微信群等,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细化“三清”“六治”“三拆”“四增”整治标准……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乡村的最大潜力和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群众期盼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推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大干、快干、实干。”11月28日,在建安区小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脏治乱拆违增绿”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上,建安区委书记马浩的话掷地有声。

近年来,建安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中心村“千万建设”行动为抓手,结合正在开展的小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脏治乱拆违增绿”集中攻坚行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成功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荣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区”“四美乡村示范区”等称号,生态振兴工作成效显著。

推动生态振兴,就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好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建安区坚持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持续巩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区)成果。”建安区区长高雁说,如今,该区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日产日清,到2022年可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无填埋”和“农户自行分类、公司收集转运、县级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运行模式。作为我市唯一一个一类县(区),建安区无害化改厕率达94.1%,2022年可实现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建安区还不断厚植林生态优势,建成生态长廊790公里,乡镇林木覆盖率突破32%,村庄林木覆盖率突破35%;成功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3个、示范乡镇4个、美丽小镇4个,四美乡村达标村120个,绿化模范村68个。

同时,建安区还持续厚植水生态文明特色优势,奋力打造“最忆江南”水美风景——围绕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投入20亿元,建设了“四大生态”林海,实施了高铁许昌北站广场水系连通、颍汝干渠湿地等水生态建设项目,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河流景观已经形成,林水相依、水文共荣的生态景象让游人驻足流连。

建安区借助全域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撤县设区以来,建安区已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2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和乡乡通二级路,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同时,构建了以新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末梢的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全区383个行政村(社区)已实现公交全覆盖、最多换乘一次即可到达县城的目标,居民实现“一元出行”。今年以来,建安区启动东、西部水厂建设,居民生活用水质量明显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建安区努力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目前,建安区已超额完成各项教育指标,正在积极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方面,建安区以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有效提高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养老方面,建安区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实现合并,目前已实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城乡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实践证明,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就会红火起来,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农村人居环境变美了,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等才有基础、才有希望,农村经济才有活力,促农增收才有支撑。”马浩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小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脏治乱拆违增绿’集中攻坚行动为契机,立足生态禀赋、顺应自然本色,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把建安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李海峰)

编辑:王晓颖  审核 :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