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服务企业就是生产力。2021年以来,周口高新区为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干劲全面掀起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的发展热潮,以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惠企利民措施,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为新时代周口经济建设发展汇聚强大动能。
专班服务,走访一线,以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周口高新区结合全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工作方式,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专班,把服务工作分解细化,以项目为单位
在“万人助万企行动”中,高新区管委会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关键举措,以破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为突破口,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翟艳红自担任河南乐同实业有限公司首席服务官以来,闻令而动,积极作为,深入企业实地调研走访座谈,认真倾听企业负责人畅谈发展思路、远期目标规划及当前亟须破解的瓶颈问题,掌握了企业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精准研判,注重发挥自身及所在单位优势,积极协调解决。同时,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实施。每个企业一个分包联系人,每个片区一个网格管理员,层层压实责任,一人一企负责到底。组织开展“大走访、解难题、强服务”专项活动,对园区34个厂区、252家企业开展全覆盖式走访,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进展情况、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诉求等全面摸底,建立“一对一”服务对接机制,畅通企业沟通反馈渠道,引导企业通过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提交办理问题需求,以倾心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周例会月考评工作制度,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上报工作难题和企业发展情况,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项目踏查,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对各项难点问题逐一协调解决,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保障和支撑。
创新举措、高效引领,以主动服务推进项目建设。
周口高新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始终坚持“企业为上、项目为王”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企业新举措,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把“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作为第一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特别是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从项目对接、选址、签约到一期投产、二期开无缝衔接,工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周口市各级政府、相关企业、当地群众鼎力支持,彰显了周口的环境之优、效率之高、服务之诚,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演绎了周口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周口高新区管委作为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项目的承接着和亲历者,为推进项目建设,周口高新区成立专班,从“管理员”变身“店小二”,全力为项目服务。无论是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开户、土地报批,还是人员招募、员工住宿、就餐饮水、子女入学等生活琐事,专班人员全程陪跑、全力配合,协调有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办理相关手续,发动各方力量以有力的保障、诚恳的态度解决员工的各种困难问题,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金华夏建工集团作为省重点企业,多年来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全力支持和关怀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近两年来,各职能部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上门提供服务,解决了很多问题,引导企业放开手脚、勇于创新发展,让企业在良性的环境中快速成长。管委会还每月组织一次专家到企业进行安全咨询服务,提出安全隐患并给出解决方案,指导企业完成环评、验收并帮助企业处理环保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为企业着想、急企业所急,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银企对接,合作共赢,以多方力量解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要求。针对高新区面临着难得的加速发展机遇,周口高新区积极争取各方力量,针对企业开复工遇到的资金难题,主动协调相关单位和金融部门,联合开展银企对接会。会议得到了市工行和市人行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争取了金融部门的金融支持力度,争取在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龙头企业和项目上多投放贷款,对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给予更多更优惠的支持。同时还邀请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就金融机构怎样落实国家出台的信贷政策、加大对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等工作专题研讨,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宣传,畅通渠道,以多彩活动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氛围。
周口高新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园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发放传单、宣传手册等单,内容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指南》《企业开办登记指南》《企业注销登记指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专利申请服务指南》。充分利用悬挂横幅标语、临街商铺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持续营造浓厚氛围,用实际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力,加大了企业对惠企政策及营商环境企业评价工作的了解,形成了“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时,开展服务咨询、投诉、举报信息公示,张贴维权服务点公示牌,公开投诉电话和服务信息,加大曝光力度,畅通维权渠道,促进服务质量提升,从更深层次改善营商环境,保住市场主体。(苗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