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乡村振兴路上的“春天故事”

2022年03月19日13:15

来源:大河网

嵩县乡村风景

大河网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章镇群众整地起垄种香椿,打造万亩香椿基地;九皋镇宋王坪村群众正忙着育苗,进一步发展脱毒红薯;天铜路项目建设风雨无阻……嵩县乡村振兴路上的“春天故事”正在一个个发生。

“三清两建”:优化服务提升乡村治理

“今年村里决定流转出120亩土地给咱县的大张集团,每年能有5万元哩!”饭坡镇曲里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建庄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村里成立了汤池村组理事会,探索实践村组自治,初步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

饭坡镇沙坡村在建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同时,创新探索出“一清二颂三学四说五议”的“5+N”村组议事“五部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导和基础,“三清两建”不光有民主自治,还有贴心服务。为了促进矛盾合理化解、和谐共赢,嵩县从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四家抽调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服务官组建32支固定“四官”服务队,与16个乡镇签订服务协议,全程参与“村(社区)动员大会、重点人员谈心谈话、疑难问题协调解决、信访矛盾排查化解”等关键环节,滚动跟进督导乡村清资产、清矛盾等工作开展,提供贴心服务和法律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共清收集体资金2190万元、固定资产估算价值1.97亿元,核减村级债务1538万元;清收集体建设用地1273亩、农用地6883亩、未利用地9994亩、林地96582亩;废止规范合同1441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48起;建成经济合作组织575个,村民自治组织1452个。

展示种植农作物

“乡贤返乡创业”:乡情纽带引领产业发展

“手头上有干不完的活儿,现在根本不愁订单。”走进九皋镇石场村的洛阳市畅硕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内,企业负责人李自力听着缝纫机的响声憨厚地笑道。

去年李自力受到嵩县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回到家乡创办了这家工厂,专业生产、销售各类吨包和集装袋,带动就业40余人。“县里、镇里都支持我们返乡创业,前几天县里还派人过来走访,讲解创业政策,帮助我们申请创业补贴,解决发展困难。”李自力说。

乡村振兴靠政策更要靠人才。自乡贤返乡创业工作开展以来,嵩县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打出“亲情牌”“宣传牌”“合作牌”,开辟乡贤回归“绿色通道”,规范建立起乡贤返乡创业工作机制,明确了产业扶持、乡村旅游、就业创业等11个方面55条具体政策,公开34个服务单位政策咨询电话,方便乡贤联络对接。

目前,全县确定试点村39个,建立乡贤信息库2862人;成功签约落地特色种养、文旅文创、精品民宿等领域项目86个;开展职称服务进基层活动,为符合条件的196名乡村人才办理各类初级资格证书;成立联谊组织345个,领办各类实体786个,带动就业4.55万人。

“乡村运营”:市场运作盘活乡村资源

三合村位于嵩县黄庄乡西南部,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7年,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才冯亚珂利用家乡绿水青山、土房农耕、古村旧貌等原生态要素,带领村子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打造出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写生基地——伏牛山手绘小镇,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让曾经的穷乡僻壤蝶变为充满乡情乡愁的3A景区。

近年来,嵩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文旅融合,在全县建成25个乡村旅游点。如何让这些乡村旅游点提升档次和效益?如何破解山区乡村发展难题实现振兴?嵩县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专业事要用专业人做。嵩县结合实际做了有效探索,引入乡村运营团队,根据各村镇产业、生态、人文等不同特点,科学定位、策划设计、包装运营,完善电力、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乡村资源禀赋,依托运营商引入投资商,真正用市场理念、市场思维、市场机制来建设乡村,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嵩县成功引入河南华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建业农业新生活等25家乡村运营商,形成康养基地、乡村旅游、文旅+研学+教育基地等多种运营模式,打造出车村镇天桥沟村、饭坡镇沙坡村、黄庄乡三合村、陆浑镇陆浑村等8个乡村运营示范村;举办2022年乡村运营人才培训班,聘请宿联文旅董事会主席凌新建等6名专家学者为嵩县乡村运营顾问,为全县乡村建设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已签约运营商以及符合乡村运营师条件的乡贤、大学生等人授课,全面提升学员理论素质和实操水平,构建政府、运营商、村集体、群众多方合作利益链,推进嵩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集镇建设”:城乡融合构建发展新格局

“以前好多人在街边摆摊,导致田湖街道脏乱差,现在专门设置了一个农贸市场,每天都有人定时打扫卫生,不光咱镇上的人过来买东西,还吸引了周围好多镇区的群众。”下湾村支部书记王笔记笑着说,因为经常接送孩子在镇子里上学,所以他对于镇上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

田湖镇位于嵩县北部,地处伊川、宜阳、嵩县三县交界,素有“嵩县北大门”之称,是嵩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地,也是两程故里、理学圣地,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

去年,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提出后,田湖镇立足“县域副中心”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理学浓厚”的知名理学名镇,逐步实现“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城乡融合”的良好发展局面。

依托地方特色,坚持规划引领。嵩县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对田湖镇国土空间进行了规划修编,确立了“一轴三带五片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洛栾快速通道为轴线,伊河西商贸产业带、伊河东特色农业产业带、西山环线中药材种植产业带三个产业带为引领;产业集聚区、中心镇综合服务区、滨河生态功能区、二程文化旅游区、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区五个片区为主线打造宜业宜居、通达聚集、游客忘返、客商热土的多功能集镇。

“三变改革”:深化改革激发乡村活力

家住城关镇叶岭村的叶建明最近格外开心,今年66岁的他不光领了种丹参的1000多元工资,流转出去的三亩土地也拿到了1500元的分红,尝到甜头的他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政府可不赖。

叶岭村是嵩县“三变”改革的示范点之一,流转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建成叶岭千亩丹参基地,采取“一二三四”发展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叶岭模式”,即“一种运营模式”,叶岭村成立丹参种植基地,建立种植专业合作社,选取懂农业、爱农村的丹参种植行家经营管理合作社,并挑选农户参与丹参的种植和管护;统一流转集体土地和群众土地,变资源为资产;与嵩县和顺药业签订协议,免费为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回收丹参,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两项资金政策”,县委、县政府对千亩以上基地提供5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规模化中药材产业;对种植效果好,带动作用明显,经过验收认定合格的,给予每亩500元以上的产业奖补资金,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三项约束机制”,合作社将丹参基地分成8片,分包给合作社管理人员,亩产达不到350公斤,合作社管理人员不参与分红,每片丹参再根据农户的管理意愿以第一年400元、第二年300元的价格承包到户,实现丹参种植网格化管理;将合作社经营效益与村干部工资奖惩挂钩,亩产达到350公斤,村级集体参与分红;与洛阳和顺药业签订丹参种苗供苗和丹参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按照“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最低保护价收购”的要求保障丹参品质;“四方收益保障”,收获后按照合作社继续发展资金占比40%,合作社管理人员补助占比10%,村集体经济占比20%,流转土地群众分红占比30%的分配制度保障农户、合作社、村集体、企业四方收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通过“租金+薪金+股金”提高农民收入,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电商直播中

双“十百千万”工程:富民导向推进“151”落地

“新一年,我们将扩大品牌,线上店铺增加至100家,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农户1000家,以本土优质产品打造出嵩县亿元以上的电商产业圈,让农业产业强起来!”刚过完年,车村镇“电商达人”崔跃恢便信心满满地立下了新年目标。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思想固化,观念陈旧,严重阻碍高质量发展。去年,嵩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率先在全洛阳市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引领”大讨论活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让干部在外地学习经验解放思想,在专家的讲解中更新观念。通过对照“七破七立”和50条问题清单,全县各级认真检视问题,建立问题台账8000余份,逐项整改。按照市委“151”工作布局,嵩县创新引领抓落实,在全市“151”工作排名中名列南部生态县第一名,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创新农村社区养老新模式,嵩县第二届农产品直播带货大赛,开辟了嵩县农产品销售新模式。

春节期间,嵩县的干部群众一改过去的老习惯,纷纷想新路干新事。嵩县顺势药业公司是嵩县一家生产中药50年以上的老企业,针对企业销售问题专门成立了电商销售部,已经60多岁的董事长何广政也开起了直播,成为“白发网络达人”。文化旅游局局长翟丽红整个春节期间带着局里的年轻人和戏剧演员,穿汉服巡游、拍戏剧视频,成为新晋的“网红局长”。嵩县企业和个人纷纷在网上过春节,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积极开拓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白河香菇、车村核桃、九皋红薯、陆浑银鱼酱等农副产品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

看!有“颜值”、有“乡愁”、有“游客”、有“活力”的美丽乡村正在日新月异,嵩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春天故事”向我们描述着百姓富、生态美、县域强的乡村发展新图景。(罗孝民 王世光 赵明辰/文图)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