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精准聚力拓渠道 创新帮扶求实效

2022年03月23日10:5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来朱总公司上班,工作环境好,心情更愉快。按件计酬,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这个月我算着能领4000多元,比在外面干强多了!”近日,在百森园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崔桥镇仁和村脱贫人员许玉侠,在忙着包装“卡通软糖”的间隙,抑制不住欣喜地说道。

正是这一枚枚小小萌萌的草莓、西瓜造型的“卡通软糖”,让崔桥镇仁和村的“扶贫车间”成为远近闻名的“就业大工厂”。

谈起现在的公司,年逾五十仍干劲十足的朱国立如数家珍地说起创业心路:“我们是96年走出家乡来到乌鲁木齐从事小食品批发,打拼多年成立了几家分公司,效益还不错。但总被一个梦想牵挂着:自己富了,咋带领家乡人一起富?”这位一脸黝黑、耿直豪爽的“新疆汉子”说。

据介绍,2018年朱国立在扶沟县县人社部门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回到老家仁和村先投资扶贫车间生产辣条再到稳步发展成立公司,带动就业人员从刚开始的50多人到目前的160余人,其中脱贫人员从最初的17人到现在的30余人。现在,多款“卡通软糖”远销菲律宾及东南亚等国,订单是供不应求。如今朱国立还将计划在旁边扩大建设规模,带动周边300多人特别是更多的脱贫劳动力实现高新就业稳定增收,化家乡情结为动力共圆致富梦想!

仁和村的“就业大工厂”带动周边闲散劳动力就业、扶持困难人员增收致富,是该县人社部门助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两类群体”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扶沟县为保持全县就业大局稳定,让人民群众端稳、握牢就业增收“饭碗”,该县人社局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统筹疫情防控,以产业帮扶、企业带领、车间吸纳、转移输出、公岗安置等“五位一体”服务为着力点,创新帮扶机制,精准聚力“两类”群体稳岗就业求实效。

在为“两类”群体拓岗促就业工作中,扶沟县人社局夯实扶贫载体建设,积极发挥蔬菜产业园区的产业带动就业和帮扶龙头企业、就业扶贫车间的吸纳就业作用,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两类”人员就近就业、有效就业。据统计,扶沟县36个蔬菜产业园区带动6297户的脱贫及监测户持续增收,帮助428名困难人员就近务工、稳定就业;培育扶沟县宝乐奶业等6家帮扶龙头企业,带动就业1651人,带领119名“两类”人员充分就业;建设就业扶贫车间49个,帮助1171人“家门口”稳定就业,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383人、监测对象16人,带贫比例达34%。

同时,按照“乡村按需上报、乡村振兴部门比对、人社部门审核备案”的原则及“谁开发、谁管理”的工作机制,聚力岗位开发稳就业。积极设置护路、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帮助2836名脱贫劳动力(其中监测对象102人)实现稳岗就业增收。

该县人社局还通过加强劳务协作、组织返岗专车等措施,把全县14381户“两类群体”作为稳就业优先保障对象。全县建立了35万余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数据库,已实现转移就业19.33万人(脱贫享受政策12814户、监测户1567户),其中脱贫劳动力19006人(其中县内完成就业7637人、省内县外实现务工4446人、省外务工人数6923人);不断加大“鸿凯”等16家劳务及派遣公司的市场化,强化与浙江余杭区、新疆若羌县、江苏启东市等跨省劳务协作单位深度合作,组织“点对点”返岗务工专车92车次,安全输送2580余人外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90余人。

“在持续做好‘五位一体’服务、让‘两类群体’安心就业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着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向深度开展,让提质扩容的培训为更多人搭建提升技能的桥梁,让走进千家万户的技能为更多人铺就求职就业的坦途,从而为全县‘两类群体’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支撑。”扶沟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苗海波 李红彬/文图)

编辑:李瑞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