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为推动各项助残惠残政策惠及每一位残疾人,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平等分享发展成果,鹤壁市山城区积极打造‘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帮助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促进残疾人服务资源下沉聚合于城乡社区,实现各类社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供给,打通助残‘最后一公里’。”5月10日,山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郭鹏程说。
秉承“残健融合”,建强基层残协,增强残疾人 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在打造“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中,山城区注重秉承“残健融合”,建强基层残协,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秉承“残健融合”,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到群众身边。包容共享、同心与共是“残健融合”的精神内核。只有消除隔阂与障碍,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为此,山城区在“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建设中十分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社区、公园和便民服务点进行了无障碍空间打造,让残疾人出行无碍;在图书室、活动室配备基础辅具,让残疾人活动无碍;对休息区、卫生间开展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放松无碍。
建强基层残协,使共建共享成为民心工程。基层残协是落实各项惠残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山城区注重把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融入“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依托社区建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达到“一会四家一员”要求,即社区设有残疾人协会、维权服务之家、康复服务之家、辅具服务之家、志愿服务工作之家,并明确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
“通过基层组织和基层人员,及时掌握我们残疾人生活、康复、维权等方面的需求,在家门口为我们提供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增强我们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红旗街街道广场社区居民李华东说。
做实“四个服务圈”, 满足残疾人就近就医就业托养需求
在健全残疾人基础设施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同时,山城区还做实“四个服务圈”,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技能,融入社会,共同富裕。
铺开康复服务圈。以鹤煤总医院等“医联体”为中心,以社区康复服务站、居家托养为依托,以3支残疾预防康复进万家志愿服务队为保障,打造融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为一体的残疾人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实现就近康复。
打造志愿服务圈。将鹤残友、逗号等志愿服务队融入“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建设,依托“善行山城”系列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包括家政服务、康复医疗等在内的志愿服务,及时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开辟就业服务圈。借助残疾人培训学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发挥就业机构、助残扶贫基地及38家集中安置残疾人用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残疾人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实现残疾人就近就业、灵活就业,共富增收。
拓展照护服务圈。借助“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建设,拓宽残疾人居家康复、阳光家园等项目服务范围,不断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需求,完善托养服务功能,提高托养服务水平,帮助残疾人恢复原有社会功能,积极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截至目前,山城区已建成朝阳南、广场社区等12个“30分钟残健融合服务圈”,实施精准康复服务1245人次,救助残疾儿童158人,举办创业就业培训1137人次,523名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持续增收。(王欢/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