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马村区:民情联络员 为民代好言

2022年05月12日13:1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焦作市马村区在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民情联络员制度,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深入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治理、基层党建等领域,撬动全区人民群众的联系服务工作,有效破解了基层工作人员不足、干群关系疏远、工作着力点不准、群众诉求难解、矛盾纠纷多发等问题,用真情和实干为群众“代言”。

建好民情联络员队伍 确保人员素质过硬

一是注重队伍的先进性。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支部推荐、街道党工委考察后择优确定的办法,重点从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懂政策、懂法律、懂科技,思想进步,注重德能匹配,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党员、群众代表、离退休干部、退伍军人中选聘,确保人员素质过硬。二是注重队伍的稳定性。民情联络员在村(社区)工作如同在“家门口”就业,工作有“稳定性”,对联络员有较强吸引力。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较高,自身有一定经济条件基础,减轻了街道的财政支出压力,不会因财力无法支撑而出现队伍中途“夭折”现象。三是注重队伍的便民性。民情联络员通过“党群联动”,实现了民情民意的充分有效沟通,促使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时效性。

用好民情联络员队伍 确保履职全面到位

一是开展巡查走访。定期对片区内重点人员、重点场所进行全覆盖的巡查走访,及时捕捉和掌握片区内的信息。二是定期采集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建立民情信息分析研判制度,对收集到的民情信息及时分类处置。三是全面履职尽责。重点当好“八大员”,即当好“宣传员”,做好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协助村(社区)“两委”干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当好“信息员”,做好民情信息的收集、统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可查;当好“服务员”,推行网格化管理,落实民情工作法,解决群众难题;当好“办事员”,熟悉村级各项工作流程,做好代办服务工作;当好“安全员”,做好所辖商铺、经营点的安全生产排查和监督工作;当好“监督员”,按照“门前三包”要求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的监督工作;当好“调解员”,掌握村情民意,做好信访稳定等平安建设工作;当好“传播员”,积极传播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共收集民意175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300余起,代办政务20余起,受理问题300余条,处理问题140余条,履职全面到位。

管好民情联络员队伍 确保发展健康有序

一是工作模式高效化。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为民情联络员减负。二是监督管理制度化。从“查、访、问、看、听”等方面对民情联络员“八大员”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百分制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三是考核奖补动态化。制定《民情联络员工作“以奖代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民情联络员待遇由街道财政负担,统筹民情联络员年龄、收入、人数和工作开展情况,每月为民情联络员发放基础补贴、交通通讯补贴、绩效奖金和考核奖金,其中绩效奖金与每月工作开展实绩挂钩。同时,多方面关心关爱民情联络员队伍,积极创新严管厚爱的机制手段,对热心、安心、专心工作的人员随年资增长予以相应激励。四是调整退出制度化。根据工作实绩和考核情况,对民情联络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对履责不到位的联络员给予通报批评、停发或取消补贴、辞退等处理,因履责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实行联络员队伍“一年一选配”制度,在科学考评和筛选审定的基础上,每年对民情联络员队伍进行重新选配,胜任工作的继续留用,不胜任工作的调整或退出,并发文公布。

民情联络员有效补充了基层治理力量,是实施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基层主力军。民情联络员治理模式,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了从大网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微网格”服务的“最后一米”的升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贾洪海 祝恒志)

编辑:谭敏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