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身边的名老中医丨杨杰:小浮针 大治痛

2022年06月16日13:48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为做好中医传承保护工作,大河网联合信阳市委网信办、信阳市卫健委联合大象新闻推出“走近身边的名老中医”系列采访。走近申城杏林,听他们讲述自己与中医药结缘的故事。

大河网讯 “稍等一下,我给这位病人扎完针就来。”6月9日,在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见到杨杰主任的时候,他正忙着为患者诊疗。47岁的他,凭借着一手精湛的浮针疗法,远近闻名,为不少患者减轻病痛。

浮针疗法很神奇

51岁的阚女士,是杨杰的老病人了。“大约十几年前,杨主任就帮我治过腿,那可真是针到病除!”前几天颈椎疼得不行,她便又过来扎针,今天是第二次治疗。两次治疗后,她觉得好了很多,“马上就不疼了”。

她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倾斜,杨杰捏住她脖子到颈部的一条肌肉,“这块比较紧张的肌肉叫做患肌,触摸起来有‘紧、僵、硬、滑’的感觉。”杨杰将进针器的前端贴紧皮肤,向前稍推起,只听见“啪”的一声,浮针针尖已经进入患者患肌皮下。

一次性浮针被特定的包装保护,针长度有三四厘米。这么长的针在肉里拨动,会不会很痛?“第一次来治疗,看到针那么长,我也有点怕!”阚女士说,“结果真的不痛!”

为什么这么神奇?“不同于传统针刺深入多层组织的垂直刺入方法,”杨杰解释,“浮针操作是平行刺入皮下组织,作用在浅筋膜层,里面的神经末梢和血管比较少,一般不会疼痛。在操作时,针体如同在浮在肌肉层进行扫散动作,因此命名为浮针疗法。”

骨伤医生的浮针学习路

回忆起自己的从医之路,杨杰笑言,“我第一志愿其实是计算机系,落榜了。”但考上河南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系的他,很快迷上了草药、针灸这些古老又“神秘”的东西。1999年大学毕业后,杨杰进入信阳市浉河区游河卫生院工作。作为骨伤科医生,他对各种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十分擅长,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

2002年,杨杰在南京的一场学习会上初次听说浮针,“在浮针疗法的发明人符仲华教授的一堂课上,我了解到这种新式针灸疗法,当时就买了一盒针回家研究。”但往后几年,符仲华教授在南京大学专心攻读博士,杨杰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2010年,一位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工作的师兄告诉杨杰,他尝试了浮针疗法,效果立竿见影。一番交流后,杨杰找来浮针相关专著仔细研读,越看越有味道,越想越有道理。他决定,继续学习浮针。

北京、上海、广东,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杨杰学习浮针的身影。2020年4月,杨杰拜师于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门下,成为符仲华拜师弟子,并成立了浮针医学信阳工作站。不久后,杨杰协同河南浮针人,在信阳成功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浮针医学学术交流会,为浮针医学在河南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医嘛,就是一代传一代”

“浮针源于中医思想,符仲华老师提出的患肌理论,更是结合了现代医学的临床解剖概念。”杨杰说,“可以说,浮针是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新工具。”

杨杰是信阳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主要成员,他时常抽空到基层医院,查房、讲课,进行技术指导。他还曾登上信阳电视台“名医面对面”、信阳市卫健委的中医大讲堂,讲授中医药知识。

“传承创新”,是杨杰总挂在嘴边的几个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与符仲华的师徒群,杨杰每天都要分享打卡阅读内容,或是古文经典,或是国际前沿的中医文献。在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医专业的课堂上,他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把自己对中医临床的所悟所思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学子。

“中医嘛,就是一代传一代。”他这样说。(刘妍/文 李子耀/图 李子耀/视频)

名医简介:

杨杰,男,汉族,47岁。1999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系。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兼中医科主任,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拜师弟子,符仲华浮针医学信阳工作站负责人;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医疗技术(骨伤类)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信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信阳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阳市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外聘教师;浉河区技术学术学科带头人。擅长中西结合,针药并用,巧施手法,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诊治各种慢性筋骨损伤性疾病及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


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