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改善民生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2年11月03日11:28

来源:安阳日报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改善民生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编者按 就业、教育、健康……你关心的这些民生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都有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协同发力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邓娴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而从我市情况来看,我们坚持就业优先,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7万人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贯彻落实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促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绘就了一幅有温度、有热度的民生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只有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了,才能有效改善人民生活,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但在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要继续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重点是抓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对重点就业群体,除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外,还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有知识、头脑灵活,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文创产品等方面探索创业空间;农民工熟悉农村生活,对家乡有感情,鼓励他们到乡村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兴产业、创基业。当然,创业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有意愿、有条件的创业者,相关部门要多给予他们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助力更多创业者带动就业。

  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就要激活市场活力,扩大就业规模。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稳住市场主体,需要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日前,《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发布,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市场主体登记、社保、创业就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持。个体工商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稳市场主体,我们不仅要服务好大企业,还要关心关注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前景,激发更多市场主体活力,从而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各项稳就业政策,把优惠的政策送给创业者和市场主体,同时,加强帮扶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在帮扶政策下通过勤奋劳动实现发展。

  健康中国我们共同构建

  高倩

  在我市,公园里、广场上不时能看到健康宣传栏;一些微信公众号也时常推出健康卫生科普文章;社区会发放“两癌”筛查与免费体检宣传页……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充分考虑群众方方面面的健康需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近年,我市将重大疾病筛查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出免费“两癌”筛查、免费消化道肿瘤筛查与新生儿缺陷等重大疾病筛查,惠及更多群众。不仅如此,我市还从市场源头抓起,推出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降低医药价格等政策与举措,让更多重大疾病患者与慢性病群体受益。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切实解决百姓在健康卫生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硬件上,我市不断完善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基层“网底”更加稳固,针对重点群体与重大疾病,不断织密公共卫生体系,如建立覆盖从孕前到儿童早期发展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建立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等。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开展公益心理服务与健康讲座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未来,我们可以从科技创新方面出发,提升卫生健康数字化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急救圈,加强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处置机制,为群众健康添保障。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我们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全社会参与和多元主体共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方面,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如倡导健康膳食、健康作息、定期体检等健康行为,带动更多群众养成健康习惯。另一方面,在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方面,需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共同构筑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未来,构建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筑就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广厦”

  高咪

  前段时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公告发布,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审查,其中19个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名单,许多高不可攀的天价药成为群众吃得起的平价药。我们欣喜看到,“70万一针”天价救命药降至3万多元,这是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的成功案例,也让每一位患者被看见、被重视。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从病有所医到医有所保,越织越密的医疗保障网让群众受益。去年,我市被国家医保局确定为DRG付费示范点,通过创新支付方式改革,解决了职工“住院难”困局;我市首创的基金监管方式被省、市改革办信息专题刊发推广,成为“安阳经验”;“安阳惠民保”上线,普通群众看病有了兜底保障……一系列惠民举措,让群众看病就医没了后顾之忧,我市的医疗保障覆盖更广、待遇保障明显提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医疗、养老、退休、保险等民生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密切相关。比如,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然要让老年人充分享有法定退休保障和相应的社会福利;要实现医有所保,就要有健全的医疗保障,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建成全面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统筹,多措并举推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部门要做好社保服务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主动作为,切实织密织牢全民保障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进来,不断开辟多层次保障领域和创新服务,为社会保障体系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例如我市义工联合会、八号公益、绿丝带等公益组织,为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此外还要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事业的法治保障与治理效能,将传统服务和智能服务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质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筑就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广厦”,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安全、更幸福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前进,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