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旗帜劲舞太行

2022年11月22日12:29

来源:安阳日报

  牢记领袖嘱托 感恩加压奋进

  游客在红旗渠景区参观(记者 刘剑昆 摄)

  红旗渠精神旗帜劲舞太行

  记者 刘剑昆郭荣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从30万修渠大军战太行,到10余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再到百万人民美太行,林州因渠而生、因渠而富、因渠而美。红旗渠建成近60年,红旗渠精神的旗帜劲舞太行、迎风招展。

  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十年苦战,林县人民凭着改天换地的豪情和钢铁般的意志,叩石垦壤,硬是在巍峨的太行山上开凿出一条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渴望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没有红旗渠,就没有林县人民的幸福生活。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壮举,不仅铸就了伟大奇迹,而且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十年修渠,林县县委依靠群众、信任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一条心开山修渠,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1966年2月,在全国抗旱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很好总结林县红旗渠建设经验。当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在《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的社论中指出:“林县县委主动地、清醒地接受了这个严重的考验。”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那是一个时代的奇迹,也是新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

  1974年4月,邓小平副总理率团参加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带了10部电影纪录片,第一部放映的就是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跟踪红旗渠建设10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红旗渠》。

  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举和其中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家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林州大地。

  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发动在修建红旗渠工程中培养的能工巧匠,走出山门,奔赴全国各地发展建筑业,当时首都的十大建筑处处都有林县建筑工人的参与。十万大军出太行气势恢宏,实现了“五子登科”——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闯出了致富的路子,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大交响乐章”,建设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

  2004年9月到2005年12月,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等地成功举办。红旗渠精神像一条红色的飘带,亦如灿烂的礼花在神州大地上空绽放,激发起了正能量,感召着人们奋进新时代、焕彩新征程。

  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人人都努力,林州更美丽。进入新时代,林州市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干字当头、严字为基,坚持让一城人动起来、一座城美起来。该市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新征程,正在为建设新时代精神文明的红旗渠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光大红旗渠精神?“两个学院一个营地”应运而生,勇担使命。

  “两个学院一个营地”,即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和红旗渠精神营地。

  2013年8月,红旗渠干部学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学院以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传播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培训为己任,成为一所集精神传承、党性教育、宗旨践行于一体的党员干部培训学院,成为我省“三学院三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该学院先后被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公仆意识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场教学基地、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中央国家机关党校首批党性教育基地、中央团校党性教育基地、河南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品牌效应。

  2020年8月,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开班。

  该学院依托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和扁担精神等廉洁文化资源,以“传承红旗渠廉洁文化,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为宗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纪检监察工作、廉洁教育工作、学院培训工作有机结合,立足省内,辐射全国,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廉政教育特色学院。

  2021年5月,红旗渠精神营地建成开放。

  该营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劳动教育重要的落地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县域经济“三起来”的重要举措,是林州顺应时代要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蝶变、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红旗渠精神营地与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形成立体化教育培训,形成文旅教体融合发展的格局,以“学校+营地+基地”为模式,以国际性、国家级、枢纽型教育营地为目标,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太行山修渠人的故事不仅鼓舞着中国人奋发图强,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1974年,新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播放影片,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纪录片《红旗渠》。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红旗渠都是外国政要访华时的热门之选。

  据不完全统计,近60年,国际友人前来红旗渠参观旅游的已有30余万人次。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连通“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川流不息的“人工天河”。

  大渠水奔流,精神永传承。116万林州儿女以铿锵行动验证着习近平同志的赞语:“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红旗渠建设者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这是共和国授予红旗渠建设者的崇高荣誉,林州人民从中汲取了继续奋进的磅礴力量,持续奋斗成为每一个林州人的自觉行动。

  红旗渠是人民的红旗渠,没有党的领导,没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就不会有红旗渠。今天,116万红旗渠精神传人正在通过实干、苦干、巧干,构筑一条新时代精神文明的“红旗渠”。

  太行山无言,红旗渠水有声。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每一块太行山石上,融入每一滴红旗渠水中。这流淌了近60年的红旗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不朽丰碑!

  最精彩的答卷源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最美的华章是孜孜不倦地追梦奋斗、永不停歇。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旗渠青年洞前语重心长,深情嘱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红旗渠精神这面鲜艳的精神旗帜正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新征程上的追梦人!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