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工地“铁姑娘”

2022年11月23日11:43

来源:安阳日报

  牢记领袖嘱托 感恩加压奋进

  李俊生(左)同张爱田(右)展示老照片《红旗渠工地“铁姑娘”》(记者 刘剑昆 摄)

  红旗渠工地“铁姑娘”

  记者 刘剑昆

  “魏记者,您给‘铁姑娘’拍的照片是我们家的‘宝贝’。您啥时候再来?我带着您看看红旗渠!”

  “我早想再去看看,做梦都梦见红旗渠了!你们‘铁姑娘’同几十万修渠人一样,都是最美奋斗者。你们建设的红旗渠、创造的红旗渠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贝’啊!”

  11月15日上午,一场“隔空”对话将红旗渠畔的小山村南丰村和省会郑州连接起来。对话的两人都已是耄耋老人,电话这头是当年红旗渠工地“铁姑娘”之一的张爱田,那头是十年跟拍红旗渠、为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留住影像的《河南日报》老摄影记者魏德忠。

  这场“隔空”对话是2021年1月29日摄影人为红旗渠工地“铁姑娘”送温暖活动的延续,上门送温暖的是多年来关注和拍摄红旗渠建设者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俊生。

  每次送温暖都有一次“隔空”对话,两次“隔空”对话缘起于一张永不褪色的红旗渠经典照片。这张名为《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的老照片就是魏德忠拍摄的,它记录着红旗渠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凝结着新闻工作者与红旗渠建设者跨越近60年的情缘,映照出了他们对红旗渠的真挚情感,再度唱响了致敬最美奋斗者的礼赞。

  摄影人温暖“铁姑娘”

  “冬天来了,我来看看老婶子。”11月15日上午,李俊生提着一箱牛奶走进了林州市任村镇南丰村张爱田家,推门就说,“远在郑州的魏德忠老师一直惦记着您呢!”

  10年来,李俊生持续挖掘和整理修渠人的故事,为修渠人留影像、送影像,已经被修渠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

  李俊生回忆,第一次到张爱田家送温暖是在2021年1月29日。那天,他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委托专程来慰问张爱田老人,并送上1万元慰问金。

  这1万元慰问金因何而来?李俊生说:“这是摄影人对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的情谊。”

  “这张老照片是我家的宝贝啊!”张爱田从里屋捧出了老照片《红旗渠工地‘铁姑娘’》向记者展示,这是河南省摄影家协会2019年赠送给她的。

  张爱田向记者说:“照片中的四人都是我们村的,从左到右依次是我、张巧珍、刘爱莲、张相云。遗憾的是,张巧珍和张相云已经过世了。”

  画面中的姑娘身着粗布衣,双手粗糙,垫肩宽厚,身背铁链,肩扛木桩,笑容淳朴灿烂。记者发现,相框被擦的一尘不染,四个角的包装纸还都没取下。

  端详着照片,张爱田打开了话匣子:“这张照片是当年杨贵书记陪着魏德忠记者在分水岭拍照片时,正好遇见我们从工地劳动回来。杨贵书记招呼记者给我们拍张照,就有了这张照片。”

  红旗渠修建了10年,魏德忠在林州拍摄了10年。初到红旗渠时,他才26岁。每当修渠的关键时刻,他都会闻讯赶来,用镜头记录那真实的场景,把林县人民的勇敢、智慧和与天斗、与地斗的创业精神定格在镜头中。

  2020年岁末,在备受关注的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86岁的魏德忠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荣誉称号。他用拍摄的红旗渠建设影像作品,书写出共和国史册上永恒的力量。

  其中,《红旗渠工地“铁姑娘”》照片再次引人瞩目。它是反映当年红旗渠建设者影像中,具有传播力、影响力、代表性的现象级作品。照片生动再现了劳动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之一,是“劳动铸就中国梦”的生动写照。这幅作品最近入选“我和我的祖国摄影、短视频优秀作品展”,并被选为《口述影像历史 与共和国同行(1949-1978)》封面作品和《中国摄影报》头版独幅大照片,还在央视专题片中展播。

  魏德忠提出,要把这幅作品通过公益义卖筹集到的2万元慰问金,通过中国摄影家协会转赠给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一幅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作品,始终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久久的感动。人们想知道,60年前成就经典、影响深远的动人形象今在何处?摄影人经过多方联系得知,照片上的“铁姑娘”目前仅剩张爱田和刘爱莲。

  2021年1月29日,一场特殊的慰问活动同时在红旗渠畔和首都北京展开。张爱田深受感动,提笔写下一副春联,“红旗飘展水渠成,紫气东来山地境”,横批是“水到渠成”。

  在北京,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为刘爱连送上中国摄协的祝福和1万元慰问金。修筑红旗渠的人生经历磨砺了刘爱连,尽管多年患病,身材消瘦,她始终心怀感恩,热爱生活。

  “铁姑娘”青春献给红旗渠

  “红旗渠,红旗渠,天天流过我家门前,也天天出现在梦里。”张爱田回忆起在红旗渠工地奋战的岁月。

  1962年,张爱田结婚的第二天,就和爱人及姐妹们及一起走上红旗渠建设工地。她身高体健,为了多挣工分,就主动请缨,同男人们一起去抬运石料。

  在修渠过程中,张爱田、张巧珍、刘爱莲、张相云一起吃住,抬石打钎,同甘共苦,形影不离,成了令人称赞的“铁姑娘”。

  “当年修渠时,抬的石头有几百斤重,人必须挺直腰身,否则会往一边倾,压得人直不起腰。我们都是肩并着肩,手搭着手,一步一步挪……”张爱田回忆,修渠时正值困难时期,只能吃上糠饼和稀饭,经常吃不饱。粮食不够吃,她们就将干红薯秧弄湿,拌上少量小米蒸蒸,这种做法叫“小米增量”,有时也吃橡蛋炒面,但吃多了会难受。她们还吃过榆树皮、榆树叶、洋桃叶、槐叶及各种山野菜,采摘后经过焖、蒸、煮,才可食用,这些吃多了很容易得水肿病,所以老照片上当年“铁姑娘”的脸都是胖胖的,其实是浮肿。

  照片上的姐妹四人一起修渠有近5年的时间,寒来暑往,总是相互鼓劲。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万人大会召开。在会上,杨贵书记亲自授予四位姐妹“铁姑娘”称号。

  世事沧桑,当年的修渠英雄已进入暮年,有的已经辞世。但是,他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红旗渠这座丰碑,却永远镌刻在社会主义历史画卷中,彪炳千秋。

  张爱田告诉记者:“今年秋天,刘爱莲从北京回老家待了几天。我们还见了面,说起了在红旗渠上的事情,也说起了摄影人给我们送温暖的事情。”

  “我要是知道刘爱莲回来,我就赶过来采访她,给她拍照片和视频。随后,不管是她回林州还是我去北京,我得设法采访到她。”李俊生说。

  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摄影人还一直关注这些修渠人。魏德忠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修渠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那种伟大民族精神的激励,那种忘我劳动的场景,总是给我一股暖流,给人一种力量。我希望这些作品也能在几十年后甚至更远的将来,给人不断的精神激励!”

  经典作品所弘扬的时代精神,穿越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温暖人心。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作品,正是一批顶天立地的“铁姑娘”,成就了镜头中的经典影像;正是一批无怨无悔的奋斗者,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