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七里坪乡:“三驾马车”力促乡村产业兴旺

2022年11月28日18:2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内乡县七里坪乡的美是一种厚重淳朴的生态之美,这种美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七里坪人的守护。

七里坪乡位于内乡县北部山区,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宝天曼接壤,距内乡县城45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总面积345.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7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49万亩,林地覆盖率达96%,下辖16个村1.7万人。

近年来,七里坪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立乡”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实践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

谱写“树”乐章

七里坪乡属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深山区较寒冷,浅山区较温和,年平均日照在2166小时,适宜多类树种生长,尤其是产出的果品优质,味道鲜美。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七里坪人本着“以树养人,以人育树”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创造出了“林在村中、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景观。

为了充分发挥林果资源优势,七里坪乡党委、政府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林果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在育苗选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推动林果种植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22年,后坪村的种植大户王金富通过流转60亩土地种植李子,今年达到40万元以上。目前,全乡果树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

唱响“菌”金曲

“做优质高产香菇,护一方绿水青山,让菇农的生活富起来”,这是该乡党委书记王学绪坚持了多年的“三个心愿”。看似简短的几行字,却蕴含着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好的生态环境、技术嵌入是成就香菇味鲜和实现菇农富裕的关键。

30多年来,食用菌产业早已成为该乡群众的支柱产业。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乡先后新建张洼村、黄沙村、三道河村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由传统家庭作坊分散式变为生产集约式,向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大大提升食用菌生产水平。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加两业收入,2021年当地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兴建香菇产业园。该乡党委书记王学绪“钦点”种植香菇“高手”野獐村支书耿新恒管理,高薪从随州聘请技术员,指导全乡春菇、秋菇生产。目前已形成了集“种、销、育”于一体的扶贫产业链,带动全乡发展香菇超过1000万棒,夯实了产业增收基础,增加了群众收入。

绘就“花”图画

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直都是当地党委、政府思考谋划的重点工作。

2014年,内乡县与北京市延庆区双方签署了《延庆——内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七里坪乡抓住时机,借助延庆区在内乡县援建工程项目,开启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发展路子,积极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月季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京宛合作项目七里坪月季公园,处于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景区的核心地带,四邻的景区都在半小时路程圈内,位于大宝天曼旅游的重要节点。连绵8个山头,600余亩,融文化于空间环境,均衡布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集花卉观赏、花卉养生、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一年四季,一片连着一片的月季花在农田里竞相绽放,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据了解,全乡树状月季发展到3000余亩,年产值达3亿多元。

如今,走进七里坪,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一张张淳朴热情的诚挚笑脸,一派派幸福安康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让生态优势释放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薛小磊 闫风羽 赵保亮/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