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多亏了农业银行帮忙,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支持,让我的果林能够经营下去。”赵先生是内乡县返乡创业从事果树种植的个体户,因疫情影响及市场价格波动,销售收入锐减,急需周转资金用于调整种植。近日,中国农行内乡县支行客户经理团队在调研中知悉这一情况后,立马联系到赵先生,上门详细了解他的经营情况、资产流水等信息,为他办理了“惠农e贷”。近年来,赵先生在农行“惠农e贷”扶持下,林果产业年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安置附近乡村农民27人,带动这些农户收入近百万元。
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围绕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金融领军银行”,农行内乡县支行大力推广新产品、开发新模式、推行新服务,以“真金白银”助力县域经济强劲发展。至今年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74.69亿元,较年初净增37.36亿元,成为中国农行南阳分行系统贷款投放“第一支行”。
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新主体
围绕粮食种植、畜牧养殖、烟草生产、农资购销等重点领域,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农行内乡县支行大力推行“一县N品”信贷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整村建档+特色产业惠农e贷”作业模式,推广“智慧畜牧贷”“烟叶贷”“月季贷”等特色产品,全力服务乡村振兴。该行持续深化与乡镇政府、地方基层党组织联系,选优配强“三农”客户经理,分包到乡镇、乡村定点对接服务,进村入户完成了覆盖16个乡镇、253个村的农户档案建档工作;该行充分发挥“惠农e贷”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优势,全面提升农户贷款办理效率和覆盖面。农户通过掌银、微信银行,足不出户在手机键盘上按一按就可随时随地随需进行贷款申请、签约、提取和还款,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农民少跑腿。目前该行已累计为7818户新型市场主体发放贷款4.73亿元,用于满足种植、养殖等大户等融资需求、壮大产业。
敢行先试,为民营民生注入新动力
针对部分民营小微企业因前期投资较大、资金链急剧紧张的困难,农行内乡县支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专项产品,倾斜匹配信贷计划,不断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该行根据小微融资“短少频急”特点,该行依托贷前调查、贷中授信和用信签约、贷后检查全流程线上化作业模式,极大便利民营小微客户申贷、用贷、还贷,先后为河南恒辉农牧、内乡佳合建筑等800多家民营小微企业办理普惠贷款1780多笔,助力企业脱困升级。
该行还重点发力支持县域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卫生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政策出台之机,该行经主动对接,为内乡县第一人民医院投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扎实贯彻落实“保交楼”“稳民生”政策措施,率先对停滞多年的“书林苑”项目投放“保交楼”专项配套借款2000万元,使得这一惠民项目如愿运作,赢得地方党政、监管部门、客户“三满意”。
全链融资,为龙头产业拓展新空间
作为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乡牧原集团融资业务的“落地行”,农行内乡县支行在稳步落实农总行对牧原110亿元授信的同时,针对牧原生产周期和遍布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上下游企业,紧跟地方政府“区块链”产业打造规划,在上级行支持协同下,积极探索企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新模式,经高层对接、团队跟进、清单建立、目标筛选和平台搭建,以牧原上游客户应收账款为质押,创新推出“链捷贷”产品,并精心编制出图文并茂的《供应商注册流程》《农行数据网贷提款操作步骤》等,为牧原上下游企业提供线上化、便利化融资服务。至目前,该行“链捷贷”投放规模达6.52亿元,助力形成生猪产业全链发展新格局。(薛小磊 刘延军 张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