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息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认真落实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创新监管方式,积极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以数据赋能,全力打造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清单管理,实现监管工作规范化。在原有监管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对照目录清单、检查实施清单进行逐项梳理,统一监管事项的名称、代码、流程和措施等,共梳理出26个部门监管事项主项659项,子项2644项,编制出标准化目录清单,落实数据归集标准化和监管行为记录统一化要求,实现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强化数据录入,确保监管工作精准化。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明确监管责任,落实数据汇集工作。把监管数据汇聚作为日常监管工作常抓不懈,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通过归集、分析监管数据来尽早发现防范各类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性风险发生。截至目前,息县监管事项主项、子项覆盖率均达到100%,监管数据归集入库数20340条,在全市位居前列。
强化督导调度,推动监管工作常态化。通过建立“息县互联网+监管工作专班”微信联系群,和召开“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定期联系相关部门,推进“互联网+监管”数据汇聚,明确时间节点,及时完成监管行为数据汇集录入工作。以此建立监管行为数据实时录入和监管信息实时发布工作机制,推动“互联网+监管”相关工作常态化。
下一步,息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继续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管理维护工作,及时汇集全县各监管部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监管行为数据,实现监管数据可共享、可分析、可预警,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对各类监管执法部门的有效“监管”作用,确保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施,促进监管的公平、效率和活力,为持续打造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执法监管数据支撑。(朱美惠 陈凯 李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