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来,焦作市马村区委编办着力打造“四大工程”,持续擦亮“党建引领精编优管”党建品牌,不断在品牌上更加丰富,在服务上更加务实,在制度上更加持续,在作风上更加坚定,积极念好模式,为加快建设马村经济发展提供机制体制保障。
实施“铸魂”工程 强化政治建设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
一是抓牢品牌创建。坚持把品牌创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安排部署,将品牌创建与“机构编制规范提升年”相结合,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创建品牌名称和内涵,召开品牌创建动员会和推进会,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形成了上下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任成员,逐步完善高标准的规范服务体系,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打造学习型支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七种学习方法”即:领导干部带头学、专题党课引领学、专题辅导讲授学、实地参观体验学、丰富载体创新学、灵活分散自主学、融入中心实践学的方式,推动党员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强国、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焦作先锋等平台,随时随地学,常学常新,提升学习效率。强化日常监督,对党员学习积分情况采取周通报、月排名、年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连续两年荣获焦作市“学习强国”学习使用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推进“书香支部”建设。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充分利用党员书屋,开设机构编制大讲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设公文写作、办公礼仪等专题培训,组织开展“每月一书”读书交流会,采取“主持人领读+小组讨论+撰写心得”的模式,提高干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文明单位创建相结合,开展“学党史做有为青年”主题读书月活动,开设党史知识大讲堂,组织党规党纪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14次,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实施“强基”工程 强化组织建设
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基固本、夯实基础,持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增强班子凝聚力、向心力,提升班子执行力、战斗力。
一是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以制度抓党建、以制度促党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修订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等制度,将抓党建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党建工作长效化机制。
二是强化规范执行力。按照《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手册》《马村区2022年机关支部观摩表》对党建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整理成27项具体工作,制定党建工作手册,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并及时将每项工作落实情况,整理归档并同步在共享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走,规范管理尽知道。”2022年荣获马村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三是强化目标导向。针对机关党建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工作量大等要求,党支部总结提炼了党建“1+8+N”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党支部工作制度,负责管全面;“8”是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费收支管理、党员管理、组织生活会、三评、党务公开、“党员e家”使用管理等工作制度,负责管具体。“N”指“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万人助万企”“四城联创”“防汛救灾”等阶段性全区中心工作,负责管重点。全年开展志愿者活动60余次,走访住户1000余户,累积志愿服务时长1325小时。
实施“固本”工程,强化能力建设
始终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和战略资源,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当担的新发展阶段的机构编制铁军。
一是建强“学习型铁军”。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纲,始终坚持以研促学、以讲促学、以评促学、以帮促学等形式,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业务能力。定期开设“机构编制大讲堂”,聚焦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把上级精神讲透、把最新政策讲清、把落实措施讲明。派业务骨干到市委编办上挂锻炼,为提高全办履职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组织到全国青年文明号焦作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焦作市党群服务中心和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本领。
二是建强“履职铁军”。竖立“争创一流”理念,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业务工作“万事通”、防汛抗疫“急先锋”、五星支部创建“智囊团”、万人助万企“服务员”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责任与担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统筹盘活用好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教育、医疗等编制急需,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三是建强“多彩铁军”。把弘扬“忠诚严谨活泼”的编办文化作为党建载体,高标准打造党建综合体和文化长廊,开设“心理疏导角”让党员干部在温馨舒心环境中畅所欲言,推进谈心谈话常态化。设立党务公开栏,打造“阳光编办”,持续全面完善提升党员活动室配套功能,为机关党委开展活动提供坚强有力的阵地保障。
实施“正风”工程 强化作风建设
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抓好作风建设,密切注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一是从严从实强责任。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压紧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廉政提示和督促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面监督、机关党委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机制,全力支持保障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
二是敢于担责正行风。落实党管机构编制的要求,坚持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严禁“条条干预”。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加大创新挖潜力度,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健全与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协作机制,督促部门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切实维护机构编制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驰而不息抓作风。坚持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年初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扎实开展创新学习形式,以学促思,以案说“法”,以行促效,让警示教育成常态,全年开展警示教育10次,通报案例35余起,廉政谈话5次。组织母亲节里话“廉洁”、“廉洁文化”讲堂,评选廉洁治家“最美家庭”等活动,确保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切实筑牢家庭廉洁防线。持续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经常性党性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对标学访,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陈媛丽 刘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