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我去年刚做了大手术,孩子爸前段时间又出了车祸,家里经济一下子有些紧张。有了这笔贷款,孩子就能顺利去外地上大学了。”日前,在河南省孟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刚拿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该市槐树乡龙台村村民刘艳丽说。
“考上大学不用愁,助学贷款来帮助。”孟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民哲在现场指着墙上的标语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就是为了给学生兜底的,我市每年都会有一千多学生来办理,不仅切实减缓了学生家庭的上学负担,也是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孟州市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 创新举措、优化程序,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得富有成效。今年以来,共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180人,贷款总额1300余万元,贷款回收500多笔,回收金额26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孟州市还为31名脱贫家庭大学生年提供5000至20000元4个不同档次的贴息贷款。孟州市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行惠琴说,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国家政策,惠泽更多家庭困难学子。
助学贷款助圆梦,诚信还贷铸诚信。孟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榜样”,用同学们自己感恩国家、奋发学习、诚信还贷等优秀事例,激励和影响借款学生。同时,帮助贷款人树立诚信履约、按时还贷意识,提前做好贷款回收思想教育工作,为贷款管理奠定基础。
今年又来贷款的王梦凯同学,已经是第七次办理助学贷了。他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哥哥已经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了,自己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读博,是国家助学贷款给了他们兄弟俩继续深造的机会,让他们怀揣梦想、勇毅前行。
浙江大学毕业的王俊凡现就职于华为公司,他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所有贷款。就职于郑东机场的卫佳磊攒了俩月工资,也用自己的工资还清了贷款。身处单亲家庭的武迎双一路自强自立,研究生毕业后,第一时间用自己几年来攒下的奖学金,把47000元贷款一次性还清。“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安心完成学业、顺利找到工作。”这是这些学生共同的心声,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什么是诚信、什么是感恩。
近年来,孟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贷款合同正确率和贷款回收率双双达到100%,连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选为优秀单位。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仅是对家庭困难学子经济上的救助,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自强的信念,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才算真正实现了我们助学有方、育人有道的承诺。”孟州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冬艳说。(贾黎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