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法院司春燕:用心是办好案件的良方

2023年11月08日14:0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用辨法析理的裁判惩恶扬善,用春风化雨的柔情定纷止争,既有女性的柔情细腻,又有法官的刚毅果敢,她是法律的卫士,更是公平正义的使者。

司春燕,中共党员,2016年进入法院工作,2021年成为一名员额法官,现任中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2021年度,公务员个人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2022年受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嘉奖。

守一份匠心,做到审慎细致办好案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不能让罪犯逃脱法律制裁,更不能让无辜的人承受不白之冤。”司春燕总是有耐力、有韧劲在案件中抽丝剥茧,以匠人之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审判事业。

对每个案件,她都按照法律规定审理。严把证据关、程序关、事实关,认真翻阅每一本卷宗,认真甄别每一份证据,力求每个案件都能经得起推敲、检验。

她在庭审前认真阅卷,梳理案情,对庭审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的掌控庭审。庭审后,组织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反复推敲,审查证据、钻研法律,力争将每件案子办成铁案。

被同事戏称“细节控”,而她也甘愿做一名较真的“细节控”。

为民司法,将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头

天平在心中,责任在肩上。作为一名法官,深知责任重大,作出的判决,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司春燕从不敢懈怠。

9月底,司春燕因不慎摔倒导致左脚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她不顾医生“要注意休息”的叮嘱,不顾领导、同事“以身体为重”的劝说,短暂休息几日便焦急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案件这么多,在家休息不踏实,不安心。”司春燕说。就这样,忍着骨折带来的疼痛与不便,开始了拄着拐杖去开庭的日子。司春燕并没有因为骨折而影响到案件的进展,一天开两三个庭是常有的事。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9月份、10月份均超额完成结案任务。

一个案件,无论大小,都是当事人的“烦心事”,案件拖得越久,当事人心理负担就越重。带伤工作的背后,是一颗不忍辜负当事人的初心;步履不停地奋战在岗,是从不敢怠慢的为民使命。

保持冲锋姿态,当好审判的“战斗员”

面对繁重的结案任务,司春燕一刻也不敢放松,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埋头伏案,抽丝剥茧。

2016年进入法院,司春燕被分配到审管办工作,2018年协助法官办理刑事案件。2021年入额后,开始办理刑民交叉案件。一开始,她内心是忐忑的,因为办理刑民交叉案件,要用到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考验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法律知识储备,而且还有脑力。于是,她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充实刑民法律知识,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从一件件刑民案件的审理中迅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踏实又认真、坚定又执着。

司春燕时常思索怎样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将案件依先后顺序排列,定出时间表,按计划审结,做到忙而有序,繁而有章。此外,她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中午、晚上、节假日,办公室都有她的身影。不管是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还是繁杂琐碎的民事案件,司春燕都办过,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获得“办案标兵”荣誉称号。

“头顶法律,心存良知,眼有百姓,胸怀正义,用敬畏之心办理每个案件,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司法,不枉不纵秉公裁判。”司春燕说。

几分干练,几分沉稳。讲起案件思路清晰,做起群众工作一丝不苟, 一路走来,司春燕用心、用情办好案件,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用赤诚之心践行使命担当。(刘朦/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