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柴门庄村位于焦作市温县城北3公里处,在前些年,这是有名的“乱”村,各项工作相对滞后。2021年村委换届,推选出了新一届的村委干部。两年多的时间,村党支部带领大家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壮大了集体经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领头雁”队伍强了 “作贡献”的硬实力就强了
包村县级领导带队,通过走访摸排、深入调研,针对村内短板,提出因“症”施治的整顿方案。33岁的柴世乾被群众推选为新一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调整年龄偏大的村“两委”干部,选拔年轻后备干部,下派街道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提升。
9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组成“党员来了”义务服务队,上门为群众义务维修管道、家用电器等,代办帮办群众事项100余件。把农户“文明十星户”评选和党员联户情况进行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民遇事找党员,党员天天围着群众转,随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事故隐患,把群众聚拢起来,有事大家商量一起干。
“脚下的路”平坦了 群众“心头的路”自然就顺了
前些年,村里几乎没有完好的生活基础设施,更别提生态宜居了。村背街小巷都是土路,而且都没有下水管道。一下大雨,整个村里就是个大涝水点,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于是,柴世乾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了道路硬化修缮工作。通过“村民集资+上级扶持”的方式,最终筹得资金,仅用了两周时间,将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群众房前铺上花砖种上绿植、蔬菜,并铺设排水管网1300余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干了第一件让乡亲们满意的大实事。
修好了路,村党支部又想着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就从“厕所革命”下手。确定了合理改厕方式后,工作顺利进行。修葺后的公厕卫生又方便,确实提高了生活品质。
“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 “点赞的掌声”自然就鼓起来了
农村最宝贵的就是土地,柴门庄村有集体土地40余亩,但是收益甚微。村党支部决定将土地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耕种经济作物。为了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村“两委”干部主动向邻村的种植大户请教,并邀请县里农业专家进行指导,进行科学规划。通过改良种植品种,优化种植、收割、销售等环节的基础上,利用起村里剩余劳动力的优势,每年能为村里增收5万余元。
两年来,为了能让村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村党支部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积极与河南京华食品有限公司、制鞋企业等对接,宣传企业政策,了解用工需求,建立了“双绑机制”,帮助乡亲们联系就近就业岗位。带动村内20余名青年在县城从事餐饮业,人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党支部的一系列举措,也修通了与乡亲们的“连心路”。(路原洁)